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首楞严经疏》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21章 (21)[第1页/共5页]

由动静等二种相击。于妙圆中粘湛发听。听精映声。卷声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耳体如新卷叶。浮根四尘流逸奔声 听精即妄觉也。既动静相互击发。鼓真成妄。失真湛性遂发听精。卷彼声影结影成根。声性虚散。故须卷摄以成听义。既卷成根。还如卷叶 三鼻根

四数必明。与世相涉。三四四三宛转十二。流变三叠一十百千。总括始终。六根当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 三变之义古今多解。各见其文不能具叙。今所解者。不加别法以变其数。只将今文过现将来。进动算位。便成一千二百功德。如第一名。三世四方宛转十二。便成一叠。算位便是一横二竖。已成畴昔。第二即变畴昔一世觉得现在。进动算位。一竖二横。成百二十。为第二叠。第三又即变现在世觉得将来。进动算位。一横二竖。成一千二百。为第三叠。能变之法既唯三世。所变之数亦止千二。故无增减。问经文既云。天下相涉三世四方宛转十二。何故变数。唯约世论。不以方说耶。答方体常定。世义活动。定故不改。动故更移。今既改十为千。变多从少。约世是顺。方义不符。匪唯义不符合。抑亦叠数难合。经文明言流变三叠。难道唯就三世说耶。问夫三世迁变。合从将来迁为现在。从现在世改成畴昔。何故此文返而说耶。答今约从微至着变少为多。已是十二。当为百千。故不成先约将来以对初叠。以将来未见数故。故须返对也。以变者是逆义故。下文云。生从顺习。死从变流。经文既言流变。故须逆增其数。此约众生身中六根取境本分服从感化名为功德。非同法华持经所熏令成净用。然染净虽别。皆从本有熏力而成。故相互文数量无异 二约根用好坏别示功德六。一眼根

由聚散等二种相摩。于妙圆中粘湛发觉。觉精映触。抟触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身材如腰鼓颡。浮根四尘流逸奔触 聚散触摩。湛圆随妄。觉触相待抟取成根。能造所造二具八法。是不成见。寄所依处如腰鼓颡 六意根

阿难。汝今欲逆存亡欲流返穷流根至不生灭。当验此等六受用根。谁合谁离。谁深谁浅。谁为圆通。谁不美满 返妄归真。真为流根。故云至不生灭。此则以觉心源名究竟觉也。欲得此觉。应选圆根为趣入之要。若圆听十方。耳根最胜。意令挑选以入圆通。以下文云。隔垣听声响。遐迩俱可闻。五根所不齐。是则通实在 二别示服从

若能于此悟圆通根。逆彼无始织妄业流。得循圆通。与不圆根日劫相倍 此是如来知时知机。令自挑选乐欲呼应起随顺行。以下文云。我今欲令阿难开悟。二十五行谁当其根。兼我灭后此界众生入菩萨乘求无上道。何便利门得易成绩。故云日劫相倍也 三许为发明

佛告阿难。汝今已得须陀洹果。已灭三界众生人间见所断惑。然犹未知根中积生无始虚习。彼习要因修所断得。何况此中生住异灭分剂头数 一六之情恰是法执。执根是实有一六故。阿难初果。虽破我执。另有所余烦恼俱生犹未断故。况此法执是所知障无明住地。此障最细。名为根中生住异灭分剂头数 二推破一六疑情三。一征

阿难。如彼世人聚见于眼。若令急合。暗相现前。六根黯然。头足相类。彼人以手循体外绕。彼虽不见。头足一辨知觉是同 此则近以世人六根隔越不相通用。另有知觉同者。岂况真觉须假根尘耶。六根无辨故云黯然。头足不分故云相类。若以手摸。头足明辨与见无异。故云知觉是同 四指妄结真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