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1页/共3页]
薄太后这话已经说得很较着了,只要她们别在背后动甚么手脚,统统交由皇上来定夺,何必怕别人挑衅是非?
沈瑜送走了晴云,关门的工夫,有北风卷着细雪从门缝劈面而来,沈瑜侧了侧脸,将门严丝合缝地关紧了。
或许是被皇后事前经验过,锦成此次倒没有哭哭啼啼的,只是眼圈还是红的眼皮也发肿,明显是哭过好一阵子。
花嬷嬷道:“这第一桩,是同锦成公主的婚事。第二桩,则是与你有关的。”
沈瑜垂着眼,温馨地听着。
那是,家国天下。
薄太后扫了锦成一眼,神情略放缓了些。
“不见”二字都说出了口,想了想,又道:“让她们出去吧。”
沈瑜跟上去,替她撑着伞,轻声道:“晴云姑姑方才同我提了一句。”
薄太背工中拿了串檀木佛珠,神情淡淡的:“这婚,必然是要退的。名声虽重,可却也决然没有为了点名声就担搁了锦成毕生的事理。”
依着晴云方才所说,这宋家长房跟二房是一向有嫌隙在的,宋予夺还在时虽不能不时都在,可却也是个能给寡母小妹撑腰的人。现在他若真死了,宋予璇那种软糯的脾气,说不准要受多少委曲。
“凶多吉少”都算得上是委宛的说辞了,朝堂那边商讨之时,必定是直接按宋予夺已就义来算的。
金银玉石,功名利禄,都不过是赔偿罢了,又如何抵得上宋家数代名将的性命。
正说着,又有宫女来通传,安平长公主带着宋家三女人进宫来,说是当初宋将军赶赴疆场之前,为防不测,曾留下几句叮嘱。
可她还是有些难以接管。
十年前宋予夺父亲为国捐躯,因着这个原因,皇上对宋予夺格外看重些,算是隐蔽了先人。可现在宋予夺又战死,连点血脉都没留下,又能隐蔽何人?
自从沈瑜当了尚宫局司记后,诸事都摒挡得极其安妥,花嬷嬷看她也愈发觉着喜好,待她也格外好些。以是此番才会亲身前来,同她说这桩事。
这是她的远亲孙女,只要不犯浑,能有个公主的模样,她也不会无缘无端地去挑刺。
方才晴云所说的话她还记取,乃至于做甚么都提不起精力来。
沈瑜很有些不测,但还是敏捷地清算了东西,理了理衣裳,起家去开了门。她跟着这宫女出了门,才发明本来观云殿来的人,竟是花嬷嬷。
宋予夺如果出征前留下叮嘱,以防万一,还值得宋予璇展转找了安平公主的干系进宫来,那必定是跟锦成公主有关的了。
沈瑜晓得这类军情不会有误,现在合宫当中群情这件事情的不在少数,总不成能是缪传。而疆场之上刀剑无眼,向来都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存亡只在转眼之间,宋予夺又不是刀枪不入,便是真死了,那也是普通的。
“方才安平长公主带着宋女人进了宫,”花嬷嬷停顿了下,又道,“宋将军带兵出征前,叮嘱了两件事,说是若他万一有个好歹,便让宋女人代他陈情。”
薄太后着人盘点施礼,筹办过两日回兴庆宫去,却有宫女前来通传,说是皇后带着锦成公主过来了。
“等机会合适,我赐她个县主的封号。”薄太后也晓得这一定有效,“只是若她本身立不起来,那也没体例。”
疆场交战,胜负之数向来两说,能够是大获全胜封侯拜相,也能够是马革裹尸。沈瑜回过神来,看着纸上写着的阿谁名字,自语道:“你每次出征前,都会想本身的后路吗?然后明知有风险,明知能够会死,却还要自请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