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慨叹[第1页/共4页]
一个是“贩子”,也就是市场,买卖东西的地点。
一百五十年前,光武天子说:“人苦不满足,即平陇,复望蜀”,但恰是因为“得陇复望蜀”,以是才有了“光武复兴”,才有了一统天下。荀贞此时的心态与之类似,也是“已平陇,又望蜀”。
另一个县吏较为油滑,岔开话题,笑道:“荀君,你刚才援引‘朝露日晞’一句,可晓得此诗系何人所做么?”
他来任职虽还不到两个月,但一则,早将本亭的辖区跑了个遍,对本地的环境很熟谙,二来,自小在颍阴长大,对本县的故事也很熟谙,不管是本亭的、还是外亭的,都是说得头头是道,远至战国、前秦时出世在本地的名流以及一些产生过的典故,皆随口道出、顺手拈来。
他低着头绕树踱步,感慨很久,末端站定,一手按住腰边的环刀,一手拍打枣树,喟叹道:“人生一世,朝露日晞。”跟着拍打,几片黄叶飘落,如黄蝶起舞,有的落在了地上,有的落在了他的肩头。
从吴郡来的贩子没有多做逗留,打好了水就持续路程,向东边去了。他们人虽去了,留给荀贞的失落却好几天都没消逝。这天上午,他正蹲在树下,瞧着那露水,感慨人生,前院的门外来了两个骑马带刀的县吏:“县君有令,召繁阳亭长荀贞去官寺。”
荀贞三人,经贩子、过闾里,到了城东北,劈面一个石阙,正对着通衢。石阙后边即“官寺”的大门。寺门凡是南向,取“贤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之意,颍阴寺门便是如此。——也有的“官寺”门前不立石阙,改建立两个桓表,都是取其寂静显目之用。
……
……
另有两三个小吏能够来得晚了,列队比较靠后,又不耐吵杂闹,以是没在室内等,而是立在庭中的树下。一个扶着树干,低头蹙眉,不知是在思忖公事,还是在想些别的。别的两个一个面对罘罳,跪坐树下,捧着一卷竹简细细旁观;一个依树而立,呆呆地看着“官寺”东墙。
那两个县吏久在寺中,对这幅画熟得不能再熟了。荀贞此前出任亭长时,为拿告身文书也曾来过寺中、见过这幅画。三人都没做逗留,直接绕过罘罳,来入庭中。
再一个就是“官寺”了。
两个县吏略微停了下脚,说道:“县君在后边舍中。……,荀君,请你先去‘便坐’里暂坐安息,等我二人前去通报。”官寺的布局,前边办公,后边住人。“舍”就是“宿舍”,上到县令、丞、尉,下到浅显吏员平时都在舍中居住。
汉时的吏员大抵分两类,一种是“县廷属吏”,一种近似“来宾舍人”。前者是通过正规渠道任职或被拔擢上来的,后者是主官“自辟”的,虽都支付俸禄、名在吏册,但与主官的靠近干系分歧。前者可称“公吏”,后者可称“私吏”。
荀贞自来亭中任职亭长,至今已快两个月了,县令向来没有召见过他,包含“许仲杀人案”时也是杜买去汇报的环境,现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亭部中并无大事产生,也没到每年考核政绩的时候,这时候俄然遣人相召,倒是为何?
天井既广且深,正中一个大堂,屋檐飞角,宏伟高壮,这里就是县君升堂办事之所,名为“厅事”,又叫“听事堂”。堂前有台阶,延向院中。——县君并不是每天都升堂办事的,勤奋点的两三天一视事,懒一点的四五天一升堂。明天并非县君升堂的日子,堂门紧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