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臂膀(上)[第2页/共2页]
他当时是兖州长史,对子烨颇是佩服,闻得子烨的兵马到了兖州,不但不禁止,反劝说当时的兖州刺史刘让投了子烨。
钟禄腰斩弃市,没多久,一份圣旨从都城送到了洛阳。上面盖了景璘的玉玺,赦免了杜行楷生前之罪。
她本来是清河侯夫人,现在定了品级,封为宣城郡君。当初在洛水行宫,邢国夫人她们与洛阳命妇们起了争论,这位的嘴皮子工夫颇是了得。不过据我所知,她并非全然是祝氏那边的人。她的丈夫清河侯是武将,畴前与陈定交好,她与武陵郡夫人亦有来往。
也因为得了兖州兵马,子烨的力量敏捷强大,不但包管本身不被别人吞掉,还一句攻陷了半个河南。能够说,若无最后的兖州投奔,凭他那点起家的兵马,只怕安定天下之路要盘曲很多。
此事,与命妇们的诰封前后脚出来,让洛阳高低又是热烈了一番。
但是,她碰到了祝氏。
景璘当真守起诺来,倒是一点也不迟延。
有人的处所总有好处牵涉,就算子烨再如何不肯意,跟着他的朝廷强大,也已然有了派系。而跟着子烨定居洛阳,朝廷中的一应端方也如都城普通建立起来,外命妇之制也应运而生。
说罢,他令桑隆海摆驾回宫。
其他三位,实在都在祝氏的名册以内。
目睹两边要争论起来,武陵郡夫人俄然上书告病,回家疗养,退出了这场争端。
固然这品级之事,给不给,如何给都是朝廷定的。但这最后一步迟迟不动,倒是我当上太上皇后以后才得以落下。外命妇们即使畴前有如许那样的设法,经过此举,也让她们认清了谁才是真正的后宫之主。
遴选近侍的时候,我择选了四位。
现在,我要接办这外命妇的摊子,但不想照着祝氏的安排,那么起首要做的,就是在用人之事高低手。
武陵郡夫人的丈夫名叫陈定,是子烨麾下一名重臣。
固然在一些人眼里,为杜行楷昭雪的,应当是子烨而不是景璘。这免罪的圣旨由景璘来下,多少是压了子烨一头。但更多的人感觉,这实在是子烨赢了。
武陵郡夫人,在我结婚后的命妇进贺之时,我就见过。当时,她非常健谈,对大哥的越国夫人和随国夫人亦照顾有加,让我颇是印象深切。
——
“无事。”子烨道,“回宫吧。”
当时,呼声最高的便是武陵郡夫人和祝氏。武官出身的朝臣,大多站在了武陵郡夫人一边;而文官一系,则大多支撑祝氏。
陈定就是此中之一。
景璘看着子烨,少顷,淡淡一笑,道:“上皇所言甚是。”
天子大怒,责令大理寺秉公严惩,为无辜者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