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蹊径(上)[第2页/共2页]
陪着他们参加的,另有赵王等宗室之人。赵王是宗正寺卿,这场法事本也有宗正寺的参与,他们来这里,理所当然。
我随即垂眸,持续诵经。
为了表示正视,邻近中午,太后和景璘以及明玉也来了。
坐鄙人面的赵王笑道:“先帝不喜骊山行宫门路颠簸,故而少去。不过骊山行宫的春光,确是一绝。”
明玉眉梢微抬,瞥我一眼。
这一次,天然不会呈现甚么荠菜和豆芽,太上皇也没有再吃得像数米粒一样艰巨。兰音儿和奉养的女冠们几次望向太上皇的食案,跟着盘中的食品一样样吃洁净,她们的神采也变得轻松起来。
太上皇坐在他的位子上,正拿着一杯茶品着,看不出有何感触。
景璘的话,第无数次回荡在我的耳畔。
太上皇每次都来了,机会拿捏得很好,既无毛病在青霄观给许昭容叩首彰显孝心,也无毛病去北府大营给景璘找不高兴,可谓一石二鸟。
我:“……”
这便是睁眼说瞎话了。
“想当年,妾也曾与静慈昭容有过一面之缘。”膳后闲谈之时,太后忽而叹口气,对太上皇道,“本日见到她的牌位,算算日子,才发觉竟是过了很多年了。工夫如梭,物是人非,妾也老了。”
我持续念着经文,将心头的邪念压下。好一会,心终究安静了些。
此时,景璘在一旁道:“方才母亲说,当年曾见过静慈昭容一面,不知是何时那边?”
就像他算计你的时候,并没有任何惭愧一样。
太后和皇后都是贵眷,到了观中,必由我一名一名奉侍换衣,用兰汤净手。
“如此说来,这些日子,你竟没见过太上皇几次。”奉侍明玉之时,她一脸八卦,抬高声音,“他每日就忙着见大臣和巡营?”
说罢,他转向景珑,道:“恰好琅琊王也在,京中后辈久闻卿盛名,此番,当在世人前一展技艺。”
太后道:“上皇那里话,分内之事罢了。”
法会稍告一段落时,击罄声响起,我微微展开眼睛。俄然,我瞥见他坐在来宾席上,正看着这边。
“不晓得。”我淡淡道。
另有景珑。
赵王是个非常晓得扫兴的人,禀道:“二圣同幸骊山行宫,乃是盛事。臣有一议。此事既然因感念穆天子而起,不若就效仿穆天子当年做法,邀百官同业。君臣同乐,定然可传为天下嘉话。”
“如此说来,朕倒是从未曾在这般时节去骊山行宫。”景璘道,“先帝时,每逢春游,都是去同春园。”
我正在为明玉倒茶的手,顿了顿。
你不必对他有任何惭愧。
如同一潭俄然被砸入石子的湖水,浑浊出现,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在期间纠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