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权臣本纪》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134.一三四章[第1页/共4页]

天子内心由衷奋发,不免有些失态,随即认识到,便掩了掩情感,轻咳一声:“尚书令此举真乃良策,解朕燃眉之急也,此事就托付于你全权筹办。”

成去非如此高耸地忽保举起大将军故交,一时引得世人侧目,就连英奴亦暴露了匪夷所思的神采,还没来得及开口,便有人起家攻讦道:

脑中一转,很快腐败,好一个百官之本,录尚书事的又不是他,他反倒大包大揽把罪恶扛下来了,虞仲素不是韦公,即便当下大家也要尊称一声“虞公”了,大司徒就坐在前头,成去非话已至此,录尚书事的几位还坐得住吗?

成去非成心偶然摆布扫了一眼,腔调极稳,也不管四上面面相觑的诸官,见英奴神情动了动,便给天子留充足设想的空档。

顾曙不由垂了视线,眼波往成去非那边略略一动,思路翻涌,怕是成去非暗里已进言?天公作美,这个话柄再好不过,天子几句便让世人哑口无言可驳。

他言之殷殷,英奴听得麻痹,双目水波不兴,内心只想你便是少言几句废话,朕也得欣喜,莫非要打草率眼?

凤凰四年秋, 涛水入石头,漂杀人户。商旅方舟万计,漂败流断, 骸胔相望, 江左虽频有涛变,然未有若斯之甚。

“朕的肱骨,如何能等闲舍生入死布衣缓带去水里捞人?岂不大材小用,暴殄天物?倘真出了差池,朕就是拿全部都水台的人殉卿,也难赎卿一人啊!”

便是他此人,提及套话来,也是让人惊骇的,英奴冷冷瞧着他,说了这半日,雾里看花水中捞月般,到底是何内幕,他成去非为何不再说清楚些?

成去非并不接这茬,只道:“廷尉如何奏事,今上又要如何鉴察,不是臣等此时所能妄自揣测的。”

果不其然,中书令张蕴很快接言道:

前一阵,秋粮上仓,朝野高低正言歉收,不料转眼风雨伤稼,百姓立有饥谨之虞。只要故意细想,便知眼下国步堪伤,外则战事未息,内则灾荒不竭,天灾也罢,天灾也好,二者老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英奴并不是毫发不知,但是这此中掣肘无法之处,亦非天子独感。

“今被骗问廷尉,廷尉来台阁调取账册,臣才知失策至此,官仓储粮实际数量,同归档账册所记,天壤悬隔,臣有罪,罪在臣躬一人,尚书百官之本,国度枢机,宜以透明公道处之,而臣不明不察,有负圣托,还请今上降罪。”

一时群情汹汹,眼看就要吵起来,成去非判定截住了世人:“大人既已说史青并无助纣为孽之心,实则只因乃前大司农弟子之故,遂视为逆贼一党,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能人所出,何必常处,眼下当务之急,乃排水利之困,解百姓之灾,何必一味胶葛前事?倘复启用史青,更能彰显君父用人之胸怀,可谓兼美,诸君缘何咄咄相逼?”

英奴心下听得通体舒朗,似有所悟:“尚书令此言有理,”说着绕开世人,只持续问:“这一回海水倒灌,毁伤无数,疏浚修堤等事百废俱兴,不过,”天子一时犯难,说到底还是赋税空虚,捉襟见肘,受灾百姓仍需布施,正所谓“一寸堤坝一寸金”,那里有多余的赋税来兴建水利?

待有人提及开仓施助百姓之时, 众臣之间忽收回一阵微微的骚动,这此中,自有一半人不知内幕, 只跟拥戴此举势在必行, 然另有一半默不出声, 并无表态之意。英奴发觉氛围中不妙的端倪,却只把目光在成去非身上淡瞥一眼,任由底下喁喁私语半日,才看着顾曙问道: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