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冷(二)[第1页/共3页]
“既是你做的,为何方才不说出来?”太前面色不虞问道。
“是啊是啊,王后的乐律成就恐怕就连大邺最好的乐工都望尘莫及呢。”傅月影接话道,与施嫣然一唱一和。
沈月笙面色温婉不露骄贵之色道:“母后能够喜好儿臣也很欢乐,这是儿臣三生之幸。”
“静妃,你说吧。”太后道。
“母后,儿臣此前已经重赏于她,本日便不必再在人前承恩了。”南宫擎宇道。
“儿臣不敢,儿臣只愿大王与母后康泰,大邺国运恒昌,别无他求。”
“嫔妾有个主张不知当讲不当讲。”施嫣然轻启朱唇。
“此人本日不便上殿来。”南宫擎宇明朗的声音打断沈月笙的话,袒护住她的慌乱。
沈月笙提着的心终究放下来,悄悄松了一口气,玉面复苏春光,莞尔道:“儿臣替他们谢过母后了。”
“王后真是德才兼备呢!”施嫣然做出一副绝难设想的神情笑道。
此曲与此舞皆出自她之手。
南宫九章最是个音痴,心内一面赞叹一面敬佩,他惯来率真便举杯对沈月笙道:“王后何必过谦,本王不精才,精通些乐律。依本王来看,此曲虽脱胎于《汉宫秋月》、《阳春白雪》、《芭蕉夜雨》、《潇湘水云》这几曲,却贵在取其精华,不落前人窠臼,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若非极精通乐律之人千万不能融会地这般天衣无缝,猜想定然破钞了很多心血。”
当殿摆放的大鼎燃烧着香料,披收回让人欲醉欲仙的香气,香料成灰,殿内飘着一层薄薄的香雾,隔在面前,看东西的时候,迷迷蒙蒙,看不逼真,有些东西老是如此的若隐若现。
太后却非常赞美,面上浮着驯良的笑容道:“好孩子,固然去吧,哀家很想看看你为哀家筹办的炊火呢。”
施嫣然方才想引世人看沈月笙与伶优参议以自贬身份,让她在世人面前丢脸,没有想到被她三言两语化解,此时,不但没有人在乎此事,反倒纷繁赞她一片孝心,为人宽和谦逊。面色不由气得发红,倒让红的胭脂更加显得娇媚,殷勤道:“王后真是一片诚孝,堪为我们后宫众姐妹的榜样。嫔妾以杯中酒一敬太后寿比南山,二敬王后常乐安康。”随之,太后与席间世人皆端起酒杯饮了几口。
“王后为太后的寿辰经心筹办数月更亲身谱曲,本日果然事事妥当,热烈不凡,这可都是王后的功绩啊,不现在晚的长命花第一朵便让王厥后放吧,如许的殊荣和心疼,对王后娘娘而言是最好的犒赏了。”
宫中在逢年过节的时就会燃点烟花,入夜以后,宫人们纷繁扑灭烟花,一朵才灭,另一朵又绽放,久久不息将夜空照得有如白天,又喜庆又热烈。久而久之放烟花便成了宫内筹办节庆必不成少的一个环节,宫人们为应景将寿辰放的烟花叫做“长命花”。
二人演双簧般的共同大要上是在赞美沈月笙精通乐律,暗中却将她与身份卑贱的乐工相提并论,实则贬损。
畴昔数月,她翻遍了传世乐谱做出此舞乐,一心只想让筵席上的演出耳目一新,好让太后欢乐,千万没想到此事竟会引出这么一段原因来。
太后也动容道:“难为你一片孝心。”
施嫣然很喜好彻夜这殿中燃点的这类香,不像是丽景轩常常点的虞美人那般寒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