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蚍蜉传》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61反戈(一)[第1页/共3页]

林铭球将茶杯放下,道:“县狱好,若关在府狱内,掣肘就多了,李大人也顾及不到。”

陈洪范与朱翊铭听了这话,不由同时起家拂袖。

陈洪范又道:“县里审判过押送赵营将领的枣阳县弓手。有人供述褚犀地恰是想操纵那名赵营将领,栽赃赵营行‘贼寇之事’,以此弹劾赵参将。”

朱翊铭这时道:“枣阳典吏褚犀地,不是个平常角色。传闻与河南左镇,也不敦睦。”

排闼进书房,映入视线的先是装裱吊挂着的草书一副,上写“进退自如”四个大字。这是书法大师董其昌的真迹,也是当时拜父礼时曹化淳相赠的礼品,陈洪范一向带在身边。其下有两张实木椅子,都坐了人,一个是襄王朱翊铭,另一个则白面细眉细目,乃湖广巡按林铭球。

而最有资格接任曹化淳的王承恩却对陈洪范不太感冒,陈洪范天然有了种落空根底的自危情感。靠人不如靠己,既然凑趣不上新的背景,陈洪范也只能先做妙手上的事。对他而言,湖广的这个机遇来之不易,毫不成再因不对之。

红水河、居庸关、登莱……二十年时候如白驹过隙,快到来不及回想这此中到底都产生了些甚么。陈洪范自谓不是个怀旧的人,但走在廊庑中,跟着石阶高低,起起落落之间,昔日的画面忽而走马灯般闪现在他面前。越想到厥后,脑海中的画面便慢了很多。及至当下,熊文灿、张献忠、赵当世等人物一一跃然闪现,廊外雨水飘飞,他也不由入迷。

常常遐想自万历四十六年得中武举,距今已有整整二十年,陈洪范都不由唏嘘。二十年的光阴,足以令乌黑的两鬓出现些许乌黑、令本来紧实结实的肌肉也渐而败坏,更令一名浮滑的青年窜改成深沉的中年人。

陈洪范道:“枣阳褚氏的事,赵参将早前就与我提起过。他此次设伏绑票赵营将领,也实在出人料想。”又道,“赵参将查明其故,就与我说了。褚氏欲将那将领直接押送到襄阳府内上诉,襄阳府内官吏,多与他有旧谊,只怕早有通气。我抢先派人在东津渡口将他们截了下来,并告诉李大人将他们都下了监。”

林铭球迷惑道:“褚氏敢冒险绑票,可师出驰名?”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丁壮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瞥见陈洪范进房,正自呷茶的林铭球先悠然道,“竹山先生下一句是‘现在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我却道‘现在听雨画室中,等人何急也’。”

当初向熊文灿提出搀扶赵营管束西营的恰是陈洪范,他在给熊文灿的信中明白指出,以寇制寇是绥靖之底子,是可让朝廷不费一钱、让熊文灿与本身不费一兵的最好战略。只看当前,张献忠身为高迎祥身后数一数二的强寇,气力无疑远超赵营。楚北局势重在西、赵二营相制,故而支撑赵营生长不成或缺。并且起码从几次相处的过程中看得出,比起放肆放肆的张献忠,赵当世更加低调内敛、进退知礼,陈洪范实在内心模糊但愿,搀扶赵当世不但仅为了制约张献忠,也可为今后本身的生长供应强援。

林铭球想了想,问朱翊铭道:“王爷或世子爷可曾见过那名赵营将领?”

孟敖曹失落后,赵当世派庞劲明调查其人详细去处,很快便顺藤摸瓜,揪出了褚犀地。赵当人直接找上陈洪范,也是但愿能通过他,操纵尚且滞留在襄阳府城的林铭球,将这个案子的主动权把握在本身的手里。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