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勾当(四)[第1页/共3页]
韩衮从无避雨的风俗,雨水冲刷下,一身甲胄锃亮有光,不显颓废,反显威武。
早前,赵当世与陆朴一参议过研制新式火枪火炮的事件,但结论是对于目前状况的赵营而言为时髦早。创新难,仿造或做些藐小的改进却不难。当下连张献忠在火器这一范畴的草台班子都已做到自产最简朴的三眼铳,赵营悉心极力这么久,如何能甘于下风。
此中一个灰衣男人哆颤抖嗦道:“小人是回营……回营小管队。”
赵当世想想道:“若如此,倒是蹊跷。一个强大男人,怎会平空消逝。”
最后位于最末的男人踌躇好久,等前头的讲完,方苦着脸道:“小人是、是西营马总管部下标兵。”
何可畏所提到的“三千支工部督造良品”赵当世亦有耳闻,朝廷每年都会督造火器兵甲配给各镇,前几年配额以陕西三边为主,这几年因中原贼寇披猖,故而配额也逐步向湖广、河南等地倾斜。
“不见了?”
庞劲明凛然道:“主公,这三人是在地盘庙被抓的,当时正聚在泥像下鬼鬼祟祟。他们来路各不不异,带出去主公一问便知。”
转回营中,踏着泥泞的门路走至中军大帐外,赵当世却见韩衮站在那边。
韩衮应道:“自该如此。只是部属有一事要禀命主公。”
赵当世对劲道:“火器当中,鸟铳首当其冲。一步步走,稳妥为上。四川各处质料的事,我会知会孔家的人,让孔老爷替我营集散。”缓缓道,“别的有龙大人在,滇中这条线迟早要打通,前期便宜火器未出,我营或以交铳替补,你二人也需做好预算。”
何可畏肃道:“谨遵主公令,我与老陆必尽力以赴,务使我营在火器以及其他军器上尽早自主,不再仰人鼻息。”
“李太师”便是万历朝名将李化龙。李化龙虽进士出身,但善于戎政。万历二十七年杨应龙叛于播州,李化龙总督湖广、四川、贵州等地军务并兼任四川巡抚。播州叛军悍猛无前却武备掉队,总掌全局李化龙以“播贼无火器,攻之须用火器”,要求相干各省悉心筹划、多方制造火器。先是四川都司及成都十二州府前后开设制局研造火器,贵州、湖广等地也随后抓紧生长。特别在湖广,李化龙唆使“军中操纵,必须火器”,督催湖北有关方面“应委惯造员役,不分昼宵,多方制造”,似武昌、襄阳、江陵、荆州等处皆加设分局以供军需。播州之乱安定后,这些军火火药局裁撤了一些,但仍然有很多留了下来。
“老陆去襄阳访问过,传闻那边另有浙、闽等地调来的工匠后嗣,才气出色。”
何可畏眉头紧皱道:“那褚家的人买卖前均要验清买家身份,部属担忧打草惊蛇,所乃至今未曾妄动。”寻即又道,“且鸟铳在他们手上,坐地起价十两一支。”
及庞劲明出去,听了孟敖曹之事,乃道:“此事包在部属身上。三日以内,必给主公、韩统制一个交代。”说完,神采一变道,“主公,抓到三个细作。”
韩衮答道:“老孟不见了。”
赵当世点头表示他持续往下说。
时至本日,这批军资中的大部分已经被褚犀地操纵各种渠道售出,唯余鸟铳三千支及火药铅子多少仍然滞留在库。
这三千支鸟铳本是四年前估计运送给旧援剿总兵邓玘、参将杨遇春等部的军资之一,但当运至枣阳县时,先是杨遇春中伏战殁,邓玘也因为兵变坠墙而亡,这批军资随即便押在了县内未动。而后虽有秦翼明接办邓玘余部,但不明环境,忽视了这些。时任枣阳县户房算手的褚犀地趁机操纵职务之便,与县中六房胥吏勾搭,并吞了暂充入县库的这批军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