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外援(二)[第1页/共4页]
傅寻瑜悄悄点头,脸上不动声色。他此次去西营,随见林铭球为次,最首要的还是密查西营真假以及安抚张献忠。这吕越是他老乡,又是个急性子,只与他扳谈了这小段时候,在故意者听来早已是收成甚多。
那青马骑士点头道:“朝廷不养,八大王自主关梁征税,以资军需。兄弟别看这小小一卡,倒是咽喉要道,一日下来,赢利很多。”接着道,“贵营地点鹿头店亦是通衢,当可效此法。”
傅寻瑜佯叹道:“我等诚恳归降,岂能忍此不实之疑。”
傅寻瑜心中一动,问道:“八大王却待怎的?”
傅寻瑜点头抚须,叹道:“虎父无犬子,本日大开眼界。”
援剿总兵左良玉、湖广巡按林铭球以及郧襄分巡道王瑞旃曾劝说熊文灿对张献忠“诱而诛之”,但熊文灿总归感觉“杀降不祥”。又劝按“随征、归农、闭幕”措置西营,一样不了了之。故而对峙“带刀而耕”的张献忠与这些人反面几近已是公开的奥妙。
吕越红光满面,高傲道:“此八人皆八大王义子。前四骑,年纪大些,称‘四虎’,分为张国宁、张四虎、张可继、张惠儿。”咽口唾沫,续道,“后四骑年纪小,都是后起之秀,称‘四龙’,别离是张可旺、张定国、张文秀、张能奇。”
傅寻瑜闻言心中暗笑,想当初朝廷安排张献忠的驻地并非谷城,是张献忠趁着知县阮之钿未到任,雨夜袭城,并以兵据城四周,终迫朝廷承认了既成究竟。吕越冠冕堂皇的言辞下,对这些环境倒只字不提。
马至近前,傅寻瑜始才发觉,这亭并非给旅人旅客歇脚用的凉亭,而是与几排拒马鹿角建在了一起。亭外另有七八个茅草棚,均自垂着布帘,再看拒马鹿角前后或立或坐的带甲兵士们,便可猜知这些草棚当是他们的寓所。
傅寻瑜笑道:“八大王贤明神武,吕兄亦栋梁之才。主臣相辅相依,当真有鱼水之谐。”
这被称为“吕兄”的青马骑士名叫吕越,是张献忠麾下的一名将佐。又因精通文墨,故而虽是后附的新人,却也颇受正视,亦晓得些关头动静。而傅寻瑜则算赵营的白叟了,他是四川蓬安县人,本在家耕读,但崇祯八年赵营第一次入川时被郭如克掠入赵营,从文书做起,多建功绩。何可畏在赵当世面前保举过他多次,赵当世厥后找他扳谈,也觉是小我才,便逐步委以重担。
吕越回声道:“在外有熊制府,在内有薛......”说到这里,却蓦地想到甚么,戛但是止,看了傅寻瑜两眼,哼哼道,“总之河南姓张的,陕西姓孙的,湖广姓余的,一个都别想落得好处!”
吕越回道:“八大王求贤若渴,进谷城伊始,前后迎娶了丁举人之妹、敖生员之妹为妻,并安家于松江知府方岳贡私宅,以示重学重儒,传为嘉话。更礼贤下士,引得楚北俊才争相投奔效力。此中有四人最为出挑,人言有皆有管仲、范蠡之才调。”
“此信是湖广余军门写与熊制府的,上言‘谓献忠恶已有端,可先未发擒也’如此,令民气寒!”吕越捏着瓷釉茶杯说道,“八大王极尽委曲,写信一封扣问郧阳戴军门事由,彼等终归做贼心虚,语塞难答。”话中“余军门”即湖广巡抚余应桂,“戴军门”则是郧阳巡抚戴东旻,他们一向都以倔强姿势对待受抚的流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