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外援(一)[第3页/共4页]
以是,在朝廷方面主观与客观的两重压力下,熊文灿不成能做到对统统流寇一视同仁,尽数招安,不得不接管“抚”中带“剿”的实际。但是这类“剿抚并施”的战略却没有一种同一的标准或者标准,这也直接导致了当下各地主“剿”与主“抚”的办理,包含熊文灿在内各地巡抚根基上都是遵循本身的主张别拜别“剿”、“抚”。
早在万历四十六年玄月,因为辽东军费用度激增,朝廷便决定在每亩地步原有征收定额的根本上,加派三厘五毫。次年十月,又加派三厘五毫。至第三年三月,再加派二厘。三年累加每亩加派九厘税银。到了崇祯三年,时任兵部尚书梁廷栋请“乃于九厘外,亩复征三厘”,如此一来,停止本年,只辽饷一项,便增加至九百万两。
岂料侯大贵俄然将手一立,喝止道:“且慢!”
辽、剿二饷统共征收一千二百余两,于百姓而言自是严格剥削,反观明廷,压力亦不算小。迫于实际,考虑一味剿杀本钱过大,崇祯在与阁臣、亲信会商筹议后,终究定下“剿抚并施”的战略。
“这是......”贺锦等人面面相觑。
常国安嘲笑道:“论抓机遇,无出贵营右者。”
客岁四月,因张献忠、马守应及罗汝才等流寇东犯乃至南直隶,朝议皆觉得要剿平流寇,必须先困其势,一如提壶打水,若壶破水溢,则覆水难收。杨嗣昌殚精竭虑,提出了“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策作为“大肆平贼”的指导性目标。大抵打算以陕西、河南、湖广、江北为四正,四巡抚分剿而专防;以延绥、山西、山东、江南、江西、四川为六隅,六巡抚分防而协剿,是谓十面之网。别的更有总督、总理随贼所向,专事征讨。
常国安很久不语,还是蔺养用心急,嚷起来:“八大王、闯将倒是能屈了。可就我等想屈也屈不成,如之何如?”李万庆与刘希尧也各感喟。
侯大贵回道:“山神庙远近数十里荒无火食,情势全在老常你掌控中。既如此,又何必焦急要将我几个请回营去。坐下再谈两句不打紧吧。”
这也是为甚么他们一度对侯大贵面露凶光。他们不忿,他们恐忧。
侯大贵转对常国安道:“老常。我家主公公私清楚,不是嫉贤妒能的小人、也不是睚眦必报的谨慎眼。你既然到了这里,便是有缘。世事难料,统统随心而动,又何必拘泥不化,强要为那罗汝才卖死命,奔那无路可走的前程!”
常国安凝眉问道:“中间有甚么想说的?”
侯大贵又道:“闯塌天、八大王、闯将前后皆降。遍数当前我义兵,尚自对峙的只要闯王、老回回、曹操三大师
侯大贵“哦”一声,点点头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我姓侯的粗暴,倒也明白这个事理。袁韬笨拙刚愎,为他效力,不是老常你的格式。”说着,问道,“你前面提到‘情势有变’四字,我也觉如此。识时务者为豪杰,我营当年若未见机行事,想来亦难有本日气象。”
侯大贵这时霍然起家,对世人抱拳,洪声道:“我家主公怀旧谊,已为诸位请下朝廷赦免。这些全都是空缺告身,已经盖好了朝廷各级符印。现各位只需悄悄点个头,一眨眼工夫,将各位名字填上去,各位今后便是大明朝敕封的官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