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蚍蜉传》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2钱塘(二)[第3页/共4页]

柳如是双颊红晕绽现,抿嘴点头。

柳如是双颊泛出淡红道:“赵郎过誉了。”眉宇间点点娇媚,竟是令赵当世心头一动。

许公实即许誉卿,赵当世对他倒是有所耳闻,知是东林党人与钱谦益等为伍,乃崇祯朝驰名的言官,在魏忠贤掌权时就上疏称“忠贤大逆不道”、“不为早除,必贻后患”,续而又弹劾过张凤翼、温体仁、王应熊等当权内阁,以直言敢谏闻名,与已故杨涟、左光斗划一被称作东林党中急前锋。前数年亦受人弹劾,罢官归乡,成了闲云野鹤。

赵当世点着头复品茶,再与那少女扳谈几句,发觉她举止得体、辞吐不凡,貌似不是平常侍婢。正欲扣问,旁榻苏高照拾起案上几张赭黄稿纸,轻念起上面的字道:“垂杨小院绣帘东,莺阁残枝未相逢。大略西泠寒食路,桃花得气美人中......”一昂首,“这但是草衣先生新近的诗句?”

“他竟死了?”赵当世讶然道。

苏高照道:“王草衣虽起寒微,为瘦马舫妓,但以才华与东南士子交厚,钱牧斋、张元长、陈仲醇等皆其帷下好友,常以诗歌相和。”钱牧斋即钱谦益,张元长即张大复,陈仲醇即陈继儒,均是三吴间闻名的文人雅客,王微能与这些人来往,足见真才实学。复又道,“她暮年为茅止生所赎,归之为妾。与杨宛共侍一夫,居同室,神情同抱,有金兰之义。后断舍离家,布袍竹杖,游历江楚,溯江攀山、登楼谒胜,后至杭州,即自号草衣道人,寄情山川、皈依佛门,隐居自娱至今近乎二十年矣。”茅止生即茅元仪,文武皆全,是谓“幼年西吴出,名成北阙闻。下帷称学者,上马即将军”者也,但宦途盘曲,曾为副总兵,督理觉华岛海军,后被辽东事所累,遣戍漳浦,现在籍籍得志无复当年活力。

“赵大人公然风花雪月,甚解男女风情。王草衣才貌兼备,闺中知己并不在少数。既弃茅止生隐西湖,继与谭友夏有一段情。”

婉拒告别。柳如是并不挽留,让二人稍后,自转回后房,捧出两卷画,道:“此是小女往昔兴至泼墨,粗陋疏粗,难登风雅,二位若不嫌弃,可各取一卷带回。常日放在柴间灶头辟辟邪镇镇宅也是好的。”

柳如是见赵当世双目入迷,掩嘴一笑道:“如何?赵郎不喜?”

那伴当答道:“苏爷有所不知,刚才经曲院,商行中有快马追来,布告事件。聊了半晌,是以迟误了。”

“对,其乃湖广竟陵人,本名元春。天启年间乡试第一,才藻富赡,与同里钟惺共选《诗归》,一时名噪。因屡年插手科举,常在南京及苏杭一带走动,与复社中人过从甚密,茅止生亦与其和睦。久慕王草衣名来杭拜访,一见倾慕。唉,‘情知好梦都无用,犹愿为君梦里人’,就连鄙人也常闻二人所对之诗句,两情缠绵,令人羡慕。”

苏高照回道:“不错,不知先生便利吗?”

茶馆内没有椅凳,只要计划一面,圆蒲榻多少。正襟跪坐榻上,身前茶气腾腾,赵当世轻呷一口,但觉舒爽之气扑鼻而来,顿时神清气颐。那少女莞尔一笑道:“此茶叶取自龙井,即称‘龙井茶’,清馥隽永直沁民气,乃东南绝品。草衣先生常说雨雪日与茶最配,‘竹里细烹清睡思,风前小啜悟诗禅’之语如身边事,风趣有神。”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