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蚍蜉传》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2钱塘(二)[第2页/共4页]

二人牵马绕出竹林,琴声已经停了。只见一座草庐茕茕独立,环于竹树内,立便是王草衣所居的“生圹”之地了。

苏高照说道:“这里鄙人倒访过几次,名‘生圹’,是草衣道人的隐庐。”

“他竟死了?”赵当世讶然道。

赵当世一怔,感受氛围有些奥妙,转目看向苏高照,苏高照轻咳一声道:“柳女人诗在脑中,赵大人诗在胸中,采兰赠芍之情我见犹叹,传出去必是一段嘉话。”

那伴当答道:“苏爷有所不知,刚才经曲院,商行中有快马追来,布告事件。聊了半晌,是以迟误了。”

告别柳如是分开生圹,二人牵马走回湖边正道,不远处华清的马车及众刚好缓缓而来。两下相会,苏高照有点迷惑,问伴当道:“你我相距不过数百步,如何走得如此迟缓?”

赵当世忙道:“喜好,喜好的紧。多谢柳女人相赠此图!”又道,“如有机遇,请女人来襄阳玩耍,赵某扫榻以迎。”

媒介倒还罢了,只最后一句“不受六合桎梏”,则仿佛一把大锤,打中赵当世内心,使浑身一震。他暗自思忖:“这两幅画是柳女人随便取来,又让我与老苏随便择选。老苏先选,中水牛,甚婚配。我中此图,合神鸟神鱼,莫非冥冥中自有天意?”

“对,其乃湖广竟陵人,本名元春。天启年间乡试第一,才藻富赡,与同里钟惺共选《诗归》,一时名噪。因屡年插手科举,常在南京及苏杭一带走动,与复社中人过从甚密,茅止生亦与其和睦。久慕王草衣名来杭拜访,一见倾慕。唉,‘情知好梦都无用,犹愿为君梦里人’,就连鄙人也常闻二人所对之诗句,两情缠绵,令人羡慕。”

茶馆内没有椅凳,只要计划一面,圆蒲榻多少。正襟跪坐榻上,身前茶气腾腾,赵当世轻呷一口,但觉舒爽之气扑鼻而来,顿时神清气颐。那少女莞尔一笑道:“此茶叶取自龙井,即称‘龙井茶’,清馥隽永直沁民气,乃东南绝品。草衣先生常说雨雪日与茶最配,‘竹里细烹清睡思,风前小啜悟诗禅’之语如身边事,风趣有神。”

那少女道:“便利,请二位先在庐中休歇,先生她不久前送许公出门探友去了,得过一会儿才气返来。”说着,帮两人将马带到一边拴了,继而请进草庐茶馆,各沏一杯热茶。

“落第本是丧事,岂料其母并好友钟惺却接踵离世,仿佛当头棒喝,一喜一悲六合倒转,顿如坠下千层楼宇。谭友夏受此刺激,整天沉沦测验文章,几尽癫狂,即便身弱体虚,仍然以知天命年纪执意进京会试。唉,一起舟车劳累,终不免病倒途中,放手人寰。”

临走,赵当世忽而起意,道:“柳女人,有一事冒昧相请。”

赵当世拍鼓掌道:“此等风骚人物,当真值得一见。”

赵当世笑语道:“不知那边清人雅士隐居在此。”

赵当世点着头复品茶,再与那少女扳谈几句,发觉她举止得体、辞吐不凡,貌似不是平常侍婢。正欲扣问,旁榻苏高照拾起案上几张赭黄稿纸,轻念起上面的字道:“垂杨小院绣帘东,莺阁残枝未相逢。大略西泠寒食路,桃花得气美人中......”一昂首,“这但是草衣先生新近的诗句?”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