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佛缘[第1页/共5页]
申氏等船埠上,转过一条街便遇着特特请了假来接宗子几个,顺势是一道儿入吴王府。吴王府人丁浩繁,饶是如此,吴王妃还是力安排了晚宴与他们一家拂尘洗尘。单是自家人开宴,便比旁人家开门迎客还要热烈些儿。
作者有话要说:二结束~
申氏道:“又说气话来,传闻苏先生前阵儿好卜个卦,我便说你闲来无事也爱上这个,偶尔心头一动,晓得这门亲不好做,如何?也不获咎人。我也拿这个好劝说。”
背面吴王妃却信得过申氏,闻说几个孙子都定了亲,便也未几问,只与申氏说:“孙尚书家姐儿京中,我是见过,端的不好,我也不能叫定了。虽是失了父母,倒是祖母面前长大,也不是失了管束。”定都定了,申氏又能说甚?只好谢了吴王妃操心,又说:“本日刚入京,待明日安设下了,便往那家送个帖儿,官人与我不返来便罢,返来了,总要与亲家见上一面儿方显得慎重。”
那头申氏已与秀英说了朱家求娶事,两妇人凑作一处,多数是说些家长里短。申氏道:“德配嫡出儿子尚且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留下孩儿也不知是谁种。现在京中提起来,哪个不说她是个贤夫君?说那德配不如她,命数不如她长、生儿子不如她好,子孙不如她畅旺?这还是占着礼法人呢,死了且叫作践,我六姐入她门便短一辈儿,孝字当头,叫人嚼得连骨头渣子不剩,咱也救不得哩!如许亲,便是我死了,也不能叫他结成了。自家闺女如此,也不好瞧着侄女儿跳火坑儿里不是?”
忽听得外头有人要寻不悟,他师兄不空笑道:“毕竟是你,入京才几日,便有人来寻。”不悟一笑:“顺其天然罢。”出来一看九哥,笑道:“本来是旧识。”不空听了,也与九哥点个头儿,不悟却将九哥引来见不空:“他与他娘子,倒是佛前结缘。小郎君好,小娘子好。”因盛赞玉姐如何好,知书达理,如此。
两人又提及洪谦与苏先生两家有帖儿送来之事,郦玉堂道:“两处都该我们去拜见哩,岂有叫他们来事理?”申氏道:“不然,洪亲家那边,人家是女家,合该我们先去。苏先生那边,先生才返来,忙哩,去也见不着人儿,他既使儿孙来,咱便接着。”
申氏内心格登一声儿,堆出个笑影儿来:“此事须得官人做主,不瞒娘说,官人他看半子,这个……”吴王妃便发笑:“他总有一等怪癖,也罢,你先与他说去。这朱家子可有很多人喜好,三娘都眼馋哩。”
洪谦将这宅子摆布一打量,因思岳父入京,不日便要测验,总往这处来,未免打搅。便说与申氏:“与那不悟方丈一道入京,老是有缘,昨日传闻京中不承平,儿想好护着娘与六姐、七姐往相国寺里上炷香儿,也好求个签来。”申氏道:“也是这个事理。”她非止想到京中不承平,因六姐婚事不顺,也想礼佛,去去倒霉。既到了洪家门口儿,又想洪谦是要测验人,不践约了亲家秀英母女一道……
男女分开来,郦玉堂先与吴王说了与苏先生是江州“巧遇”,因他亦答允了洪亲家,且不先说与苏先生有渊源――肚里实是对劲紧,他小儿媳妇儿实打实是苏长贞亲传弟子。吴王此生,生得繁华,却活得劳累,对这第四子也未曾多留太多意,只知他略平淡,也未几问。只数年不见,吴王看着九哥便喜好,因九哥生得“严肃丈夫相”,又知郦玉堂已与九哥订婚,不由可惜,照他看来,倒好与九哥结门好婚事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