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犹豫[第1页/共6页]
“那便是平常买卖,先生为何活力?”
李娘子便转说江州之民风。
秀英自是听得懂,白了玉姐一眼,道:“又捣蛋来!劳作立品,那里能得十倍之利?珠玉无价,何来这很多本钱赚百倍之利?去去……”
惹得苏先活力恼,怒道:“那些个蛮夷!十足是贼!口上说得好听,公开里银也偷运、铜也偷运,甚都想要!”玉姐惊诧,道:“这又是甚典故?”见苏先活力得急了,忙亲斟一盏茶来,奉与苏先生。
苏先生说到兴头儿上,便将这国度经济一事,深切浅出说与玉姐听。老是那铜钱与白银外流,市道上银钱既小,百姓买卖不便,国度抽税,很多亦以银钱结算,并不收什物。玉姐听了一阵儿道:“先生,我晓得了,便如我这里,老安人那头,凡有事,使小茶儿去传话儿,现在有人将小茶儿偷走,我有事,只好自家去寻老安人。费时又吃力。”
世人再想不到,端庄人家听着便绕道走、不欲与之说亲女户人家,到了申氏这里,倒是儿媳之上选。
申氏道:“你们明白事理儿便好,另有一件,你们见过两回洪秀才家女孩儿,如何?”四姐、五姐还记得玉姐,都说:“小小年纪,看着倒是个明白人儿。”四姐多问一句:“她与九哥同年,比八哥小上两岁,莫非?这――”
四姐道:“娘明天见了李娘子,可有甚说道?”
她们说话间,有父亲做了举人曾举人家女儿道:“好好儿,你们又说这些俗事。”说罢一撇嘴儿,又咬着帕子笑。她父亲考了三次,今番终究做了举人。申氏也曾唤她来玩耍,次后没了动静,本来要说亲来,待其父落第,申氏又多邀她两回,她自家也颇对劲。
玉姐笑嘻嘻道:“谋国之利,万世不竭。”
要论模样儿,论品德,申氏也觉配得上自家儿子,只是洪家家道小有不敷。申氏会运营,又有丰富嫁奁,洪家家业她眼中虽不薄,却也不厚。一时又想,这玉姐儿如果娶来做儿媳妇,也不见得不好。但是这做娘,对亲生儿子总要偏疼些儿,想玉姐之人才,配九哥倒也不坏,只可惜洪谦是秀才、家资又不甚丰富。如果配了比九哥长两岁八哥,又觉可惜。
玉姐大为绝望,秀英道:“你休要藐视了这买卖,哪家能少了这些?薄利多销,买卖便能做得大,出息便多。运气好时,有胡商路过,咱家铺面大,常往这里买很多针,转回藩邦卖钱。”玉姐没何如,只得交出百两银子,与秀英放作一处,预先向铁匠处下了定金,使他做了针来。又令人收线去。只等年收了铺子,开那针线店。
五姐道:“打水来洗手,我们整衣去娘那边。”
秀英道:“你倒好有主张!叫你读书,你与先生歪缠胡商买卖去了?先生忙哩,你爹读书用他都用不过来!”玉姐一吐舌头儿,拎着裙子便退了出去。
四姐、五姐起家领训。四姐生一计:“将年底哩,娘又好见这些人儿,我与五姐多与她说话罢哩,娘尽管看着听着。要我等问她甚么话,娘预先说与我们。如许既晓得了,又不显眼儿。”
玉姐笑道:“何如屯积奇货?这地界儿,南来北往商客又多,原就有屯堆栈栈,干就是个互通有无谋生哩。”
虽因着人丁多,王府住不下,除开世子,其他立室后代皆由吴王作主,王妃主持了分出府去住,亲戚毕竟是亲戚,该奉与长辈贡献,倒是一丝儿也不能错。家中六姐、七姐尚年幼,止做些与祖父母便可,四姐、五姐年长,要做得便多,自冬至日起,便要脱手,且要留上一月半月,预备着从江州往京中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