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猜疑[第3页/共4页]
这一日是赵大娘子何氏使送了一盘梅子,秀英吃着好吃,又拣十来个装两只小碟,配些儿茶果点心,使朵儿送了去。朵儿记取时候,看一眼日头,好下课了,便到苏先生屋。恰婢女开了门走了出来,弯下腰,伸脱手来:“小丫头又来了?姐儿还说你哩,累不累?我来拿。”
入得房内,玉姐便问:“你们外头说甚?”婢女道:“我看她个儿小小,拿着累,要接来,她偏要自家拖着往内里闯。”朵儿眼巴巴看着玉姐,小声道:“娘子叫送与姐儿,不叫与旁人。”婢女嗔道:“看这呆样儿。”
程谦道:“又不是你我嫁女,管他做甚?面子上事儿,答一句罢咧。”
余太公一拍额头:“倒是个机遇哩!官家、梁相一力要与沈尚书昭雪哩,正可此时与他搭上线。只不知,他端的是沈家公子?”
程老太公口上不说,心间到底意,连素姐要往庙中布施,他亦不拦着。玉姐素机灵,见家中长辈如此这般,也不敢常往秀英面前靠。或往苏先生处读书习艺,或自屋内做功课,偶或往素姐处,陪她念佛。她又有三个使女相伴,虽则心中欣然,倒也不甚孤傲。
秀英听闻何氏到来,万般欢乐:“嫂子可来了!想煞我!”口气非常欢乐,她实是叫拘得太紧。
朵儿拎着小食盒手一躲,昂首看着婢女:“娘子叫我送与大姐儿哩,不与你。”
李妈妈禀过秀英,秀英想,大几岁总会服侍,且婢女也止十岁罢了,既识文解字,亦可催促了玉姐长进,便叫婢女做了伴读。自此婢女便伴玉姐读书,倒也聪明聪明,玉姐想要甚么,眼睛一转,她便捧了来。果儿不吭声为玉姐缝了书袋儿。唯朵儿懵懂,听李妈妈说要教她如何服侍姐儿,看一眼玉姐,又听了秀英之命,便乖乖应了。每日里玉姐下课返来,她便数说本日做了甚么,李妈妈又夸她了如此。
里头明智出来:“先生与姐儿叫哩。”
玉姐正上课,苏先生课,从不准走神儿,即使家中来客,只要无人来唤她,玉姐也不能自跑了去见。因玉姐有三个侍女,苏先生却不准都随了来,只许留一个服侍笔墨。这算是份优差,原就是朵儿,她并不聪明,听也听不懂,只能记得一鳞半爪,不懂却也不问,极是温馨。苏先生反以其本份。
秀英道:“与她又买了两个丫头,一处混玩着罢咧。”何氏道:“是该早早与她养个听话丫头,你头回带来阿谁朵儿就好。”又问程谦迩来如何,且说秀英:“看好你家男人,你身子又粗笨了,男人好这时偷腥哩。我家阿谁死鬼,我怀上了就押着他读书哩,反正他必要考功名。眼下他还忍得住,过些光阴可难说哩,你要早早想好了对策。”
秀英道:“另有梅子,间壁送了一大盘子来,盛了几碟分与他们尝了,这里有留与你,开胃。外头好忙了一天,多吃些儿。赵家太殷勤,我怀玉姐时也未曾这般,不知存甚心。”
秀英原身分姐之故,见何氏未免多一分愧意,幸亏何氏气过一阵,亦明秀英难处,只把素姐认作个“不分好歹烂好人”,与秀英密切如常。这日,何氏摇着扇儿,带着个两个丫头,也不乘轿儿,径走往程宅来。
因秀英有孕,房中很多吃食,揣着小,就想起大,时不时装一匣子茶果,也不使旁人,只叫朵儿送往苏先生处,与他们师生吃。李妈妈叮嘱:“学精点儿,有些眼色,你觑着先生住下了不讲课时候儿方好出来。”到第二回上,朵儿便记着了,一板一眼照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