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说书[第2页/共4页]
这头素姐被这两个勾得听住了,那头何氏将青儿各式揉搓,终拿了个错处远远卖将出去。青儿内心惶恐,恐怕何氏将她卖往苦地,倒思往素姐处求援,哪料程宅作主并非素姐,动静未到素姐跟前,早被截住。青儿一步三回顾,被何氏发卖,素姐尤听这“夙世姻缘”。
玉姐把鼻子一皱,将程谦指头从鼻子上歪了下来:“才不是哩。我听苏先生说,自打立朝,统共出了三十来个状元,老好有4、五十,少也有三十多,好做人祖父了。天下英才何其多?不苦读几十年,如何能出头?说探花我还信些儿,倒是出过二十岁探花。”她尚年幼,于男女之事全然懵懂,却因秀英先时骂过陆氏之事,晓得何谓“年貌相称”,婚姻之事总要两人差不离。
等素姐醒过神儿来,秀英天然奉告她:“留下来恐合气,打发她回主簿故乡去了。”素姐一想,青儿虽与主簿分离,到底不消主母面前受气,只叹惋一回,也便撂开去,只偶尔听女先儿弹起琵琶,说:“不如宛卿弹得好听。”
玉姐于她先生话,自有另一番解释:“使诈只得一次利,没了信誉,人便不信了,做不悠长。”
程谦惊诧,很久,把玉姐一抱:“我好闺女,你吃不了亏啊!”
程谦笑到手一抖,几乎把玉姐滑到地上:“走罢,回家,晚些儿你娘又要说哩。可不敢给她说本日听了甚么,你只说往街上看热烈。”
苏先生扶额道:“老是说不过你,你过来,我与你讲韵。”
自来处所一广,方言便多,隔条河,对岸说话你便要猜着听。幸尔有官话,又有“书同文”,方不致鸡同鸭讲。苏先生教玉姐,乃是官话与韵一齐教,官话由来以北方口音为基,江州地偏南,本地人提及官话来,十个里倒有九个带着口音。苏先生亦恐玉姐这官话说得要像不像。却不知凡事只要打小儿教起,总要比长大了再改轻易百倍。
――――――――――――――――――――――――――――――――
女先儿说得程家人皆笑了起来,素姐又与她一匣果子拿去吃。却不想秀英当时笑过,到得晚间越想越憋闷,饭也不想吃,睡也睡不稳,一时觉自家女儿极好,一时又思必得要个儿子。连日不平稳,程谦以她性躁,恐是夏季天热之故,唤了郎中来与她诊脉,开几剂分散药来吃。
女先儿因程谦说到余家,又说及余家女儿,思程家只要女儿,便故意卖个好儿,笑道:“将到时候了,这一日扰了府上,奴便再说一个笑话儿,权作结束,只博一笑哩。”
程家里弹唱女先儿尚未走,本日因秀英亦,女先儿乖觉,却不说甚么姻缘了,只拿那笑话来逗人一乐。
玉姐吐吐舌头:“我这是与先生说哩,自家关起门来还要讳饰,多败兴儿。”
――――――――――――――――――――――――――――――――
玉姐乖乖畴昔听苏先生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