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人祸[第1页/共3页]
这京里不知自何时,忽地有了一股流言,道是自这官家入京,天下今后多事。先是先帝死了三个儿子,即位后又有兵祸,次又是水灾,现又有了蝗灾,北方数十万人流浪失所。
李长泽道:“现已入夏,未几时夏税便好缴上来了。臣又想,凡贩子行路,须缴税,现在缺粮,不若令其每车货须携五斗米入京,朝廷平价收他们米。”他有此议,也是防着来岁再有灾异。
越凌生母因子而得诰命,除非越凌奏请、官家特许,不然不得。便是越凌奏请了,九哥许了,若大臣以其违礼,也要封驳了。盖因安昌侯夫人恶名太响,越凌又肯长进,旁人便不免将越凌好处记了他生母头上。
九哥忽想起越凌来了,此人随洪谦南下,洪谦天然言其安妥之处,九哥一提西南便想起他来。因设乐安郡,命其为郡守,又彰其生母“深明大义”,与诰命。越凌父亲安昌侯心头一喜,却将安昌侯夫人气得七窍生烟,且放言:“哪有与婢子诰命来?!”
九哥却想,有这几样应对之策,这一回庶可安然度过。只求上天与些雨水,好救其间黎庶。
九哥得了动静,这才舒出一口气儿来,却与李长泽议那安设移民之事。李长泽见他瘦得有些脱相,脸也未曾刮,乱糟糟一把胡茬儿,不由劝道:“事已至此,难都熬过了,还请官家保重。”劝他刮一刮脸,用些饮食。九哥道:“没那表情哩。”
九哥许之,且说李长泽:“真社稷臣也。”李长泽经他一夸,也是老脸儿通红,贰内心想倒是:过了这一茬儿,我需求早早要休致才好。
太皇太后于先帝朝豪侈吃苦数十年,及九哥即位,亦未曾短了她一针一线,非止玉姐,便是淑太妃等人眼内,太皇太后也是个不喜俭仆之人。且太皇太后自上回病倒,病愈后便是话也懒待说、步也懒待走,竟日只慈寿殿里看小辈儿说话。本日忽地开口,说又是俭省之事,无怪玉姐惊奇。
陈熙于枢府当值,未几时便到。舞拜毕,九哥命起,也不与他酬酢,只说:“事情告急,闲话休说,卿且看。”胡向安忙奉了边关急报而来。陈熙取来一看,眉头便紧皱。他眼睛一扫,实已瞧着常日里体贴几个字眼儿,却因一时无策,便假装细看。
李长泽看九哥笑对劲,便也不拦他,肚里实晓得是安昌侯夫人获咎了朱紫。宫里故不至特地寻她不是,如有个机遇,却也不会叫她好过罢了。为一妇人,于国事繁忙当中争论,委实不值。李长泽便转过话头儿,又说些个宽解事儿:“北方受灾,南边倒是风调雨顺哩。岭南至有三季稻者,虽不如原稻苦涩,现在倒是宁肯不苦涩,饱腹要紧。”
陈熙笑道:“燕赵多有慷慨悲歌之士,北方民风彪悍,足用。如果旁时候还难说,现在因有这灾荒,饭且吃不上,叫他们从戎用饭,能招来很多。又因蝗灾,各处无可食之物,胡人必不能耐久。”
此话一出,听都惶恐已极,慌将手一摇,道:“可不敢胡说八道哩!”内心却不由记取了这个说法儿。
过未几时,北方传来动静,北地募五万乡勇,皆是精干之士。于朝廷,这笔钱眼下花得是极划算,这些小我受了灾,不好一体迁往西南,总要留下人来待蝗灾畴昔好重耕作,人既留下便要与他们吃食,与其白养,不如令地守土。又号为乡勇,乃是并非朝廷军队,只消过了这一劫,便命解甲归田,而后便不须再发粮饷与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