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4征兆[第1页/共4页]
太皇太后历事四朝,寿近八旬,照说也是时候病上一病了,表里一想她这年纪,也都豁然,表里命妇、宗室外戚皆欲问安。皇太后、淑太妃两个侄女儿侍疾床前,皇后、孝愍太子妃嘘寒问暖,又有广平长公主等皇女,原侯家等外戚,皆来。
母女两个又闲话好久,临别,玉姐叮嘱道:“若金哥中了,千万早与我说一儿。”秀英应允而去。
――――――――――――――――――――――――――――――――
头一天该着是玉姐当班,皇太后一甩袖儿,回慈明殿去了。留下玉姐与淑太妃等看顾太皇太后,说是看顾,太皇太后身侧自有宫女寺人,这些小我奉养日久,比之娘娘们会服侍人。玉姐与淑太妃等不过守着榻前谈天罢了,玉姐细细打量淑太妃,却见淑太妃说不几句,便要拿眼睛略看一看太皇太后,不由悄悄点头,这才是端的体贴太皇太先人呢。
玉姐道:“何不早说?”
玉姐道:“才吃了药,睡下了。”
玉姐于太皇太后病愈以后,方才晓得,洪谦命金哥本年了局,不免挂记。掐着指头算着考完,便宣秀英入宫来问话。秀英却先问太皇太后安,玉姐道:“娘娘是病愈了,只是这番好了以后,行动便极迟缓,说个话儿也慢、走个路儿也慢、喝口茶儿也慢,我看是有些个不大顶用了。若说旁,倒还好。”
玉姐复言:“皇太后与淑太妃皆侍疾来,两位妹子却无人照看了。”因言将这两个小交与先帝留下一个老秀士把守。这老秀士平素吃斋念佛,又无个亲生后代,于两宫面前好似个桌子、椅子,一言不发。今太皇太后病重,无人分拨她活计,正颇不自安,听着有调派,却正合她意。
太医体例实在有效,太皇太后每饮完药再喝净水时,不过嘀咕两句:“不如糖甜,聊胜于无。” 她本因老而病,将养半月便能起家,不几日便病愈。只今后行动便须扶杖,又要人搀扶罢了。
北方原是兼并颇重处所,士绅财主地多、小民地少,一旦有灾变,士绅或可随,小民便要流浪失所,一旦有人调拨,极易再成民变。
玉姐嗟叹很久,道:“只盼着天怜他这片心,好叫他一举中了罢。”又抱怨金哥“何时养成犟脾气,凡事不肯多看一些儿”。秀英道:“不由人哩,他打小儿他阿婆便心疼他,他爹说,与其硬逼着他去,叫贰心神不宁考不好,不如留家里。”玉姐道:“那便也罢了。”
九哥这才放他去了。
秀英不免愁道:“你还是与皇太后好生说说话儿罢。哄得她好了时,今后免教她与你对上。”玉姐听了,笑道:“早就对上了哩,我不过懒待管她罢了。她还能怎地?”秀英见她并不传闻,不免添上一愁。却听玉姐又问金哥事:“他本年好有十六了,按律算是成丁了,中与不中,都好叫搬出结婚了哩。纵爹娘想留他,我怕他也不肯多住哩。”
九哥做人嗣孙,纵有老婆前支应,也于理政以外常往问候。又扣问太医,究竟为何。本朝倒不兴个“治不好朕杀你百口”,太皇太后又是高寿之人,太医内心安闲,面上也作愁苦状,回道:“臣与官家说实话,太皇太后寿高,都是些个丰年纪人弊端儿,只好静养,且看天意。若叫臣等将太皇太后治到如年青人,抑如果保着长生不老,那倒是神仙活动,非臣等力所能及了――臣等不敢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