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晋阳[第2页/共3页]
按标兵回报,壶关已有司州武卫军与黑山庞真部共同驻守,甚难啃下,滏口陉不能过;略近些是井陉,但是张燕虽退出太行,井陉道中仍留稀有千亲信人马镇守土门关与故中山国长城关隘(后代娘子关),兵员虽不算多,然“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能成列”,整条通道不过羊肠一线,也不是雄师短日内能冲破畴昔的。
〖
张燕便将人言相告,徐晃、赵云齐声阻道:“此事万不成行!”
张燕脸上难掩绝望之色,杜长向与邓季交好,此时只能白眼看天,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另一侧杨凤倒瞪目出计道:“晋阳低平,我等军中劳力甚多,既要速战持久,不如引晋、汾二水淹他全城!”
有人说张燕道:“数十年饥荒战乱,晋阳亦少粮,高干、袁尚兵多,困于城中,久必粮匮。今围之甚急,彼等困兽犹斗,孔殷难下,不如留司州军于此困城,将军自往攻略雁门、定襄,得实地人丁阻袁绍救兵,待晋阳粮匮,或可不战而得!”
车黍斜眼瞥他一眼。鼻腔中悄悄“嗯”一声,算是应下。
徐晃方点头道:“某观晋阳城墙足四丈,数日来攻城,皆因彼等人手齐备,云梯架上斯须便被推倒,难以攀城。然贵军中另有十余万劳力在,可制巨橹大盾挡箭矢,掩其等担土填于城下,多不过一二日,便可得积土成缓坡,以替云梯登城楼!”
赵云大笑:“是极!此乃云讲错!”
张燕意动,便令人招徐晃、赵云入帐相商。
到阳邑,徐晃等才得晓得,现在高干、袁尚雄师已退往晋阳去死守待袁绍救兵,张燕领步兵留待司州军马与黑山老弱,马队则尽遣往各县城去略地,已是迫不及待要掌控太原郡实地。
徐晃点头,还是实话:“若并州得胜,河内盘石军当入冀州,与武卫军合围邺城,逼袁绍自救!”
这便是说不管如何,荡寇、骁骑皆要在七月尾拜别,有河内之军与壶关“武卫军”逼邺城,袁绍确切不敢再南犯,只是当时早没黑山贼甚么事情了。
当下议定,中军帐中便传令出,停息下攻城,由随军老弱伐树木赶制大橹巨盾。
周边小县,城墙矮小不说,又只得数百郡县兵保卫,倒不必为黑山骑军担忧,待两军会师,合力向前,一向度过汾水,围住晋阳。
其他在身侧听闻的邓贤、龚都、曹性、郝昭、吴朴、段煨等校尉与军候,皆嘻哈而笑。
只是这般行路,起首要从南至北通行全部冀州,再绕过太行后亦只是雁门郡,等赶到太原参战少说也得一月以后,只能寄但愿高干、袁尚守住这段时候。
结合出军谋夺并州本是邓季方发起,现在却搞得如此模样,杨凤倒是已有愤怒之意,心中更盘算主张,若徐晃言语逞强,便要激其等卒兵换上前去攻坚城。
晋阳本北方名城,位于汾水、晋水交汇处,晋中盆地北端,汗青上曾有几次扩建,北宋赵匡胤期间,数次未能霸占该城,到赵光义方得灭定都于此的北汉,以晋阳“盛则后服,衰则先叛”,以火烧水灌完整毁城,厥后潘美才在旧城东北重修太原新城,是明天的山西首府。
袁尚固然气盛,却也晓得司州军马难敌,不勇于上党半途山道反对,自领军去汇合高干。让荡寇、骁骑安稳进入晋中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