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3.25[第2页/共3页]
“君侯,迩来很多人传闻,说陛下成心将甥女迎入宫中为皇后。若果然如此,真乃天作之合。”
“芸,”纪氏用侍婢手中接过巾帕,替她擦着泪痕,“怎又不消膳,这般下去如何是好?”
窦诚神采不定,应了两声,不说话。
世人皆同意,纷繁嘉奖窦芸,嘉奖之词不断于耳。
“母亲身有事理。”纪氏没有答复,却看着她的模样,“不哭了?”
宋氏与纪氏坐在一处闲谈,低声问她,“小姑,本日我等过来前,姑君与舅君还在念叨着让我等问一问,君侯嗣子定下未曾?”
“可……可陛下为何要立她……”
“女君说,不想用膳。”侍婢小声道。
“还须得从那边听来?”长嫂道,“小姑莫讳饰了,此事外头早已传遍,长安何人不知。”
窦芸一愣,抬开端,泪眼中尽是惊奇。
“此言你与陛下说去。”王缪笑斥她,“可不准提你长姊与姊夫。”
佳耦二人深知本身有本日,端赖了天子的恩德。而因窦诚无子,窦氏各家一反畴前冷谈之态,纷繁上门套近乎,逢年过节,都是热热烈闹的。而纪氏本是要强之人,看着畴前看不起她的那些人,现在一个个在她面前千好万好,心中便是畅快。故而纪氏从不焦急,便是窦诚本身提及时,她也是这话,人多的很,渐渐挑。
她寝食不安,悲伤堕泪不止。短短数日,已是成了这般模样。
“甚么未想好?”王缪讶然,奇特地看她。
回府以后,纪氏立即让人去刺探那女子的来源,得知她叫王徽妍,是先太子太傅王兆之女,八年前封为女史,随公主往匈奴和亲,年初时,公主归天,方得归汉,现在奉诏入宫,在漪兰殿侍营私主后代。
纪氏看着她,笑意浅浅。
“怎是等闲推断?”长嫂笑道,“陛下待君侯家如何,我等都看在眼里。陛下即位,便封侯赐甲第,常日待君侯一家亦亲热。且非论这些,侯女面貌端丽,贤能出众,若论皇先人选,出了君侯家门,天下岂还寻获得第二个?”
“总要挑个合适的侄儿进门才好。”纪氏笑了笑,将一枚杏脯放入口中,“还早,急甚。”
还能做甚么。
徽妍听着她的话,面上神采凝住。
纪氏与窦诚闻言,皆笑笑,也不否定。
窦芸又摇点头。
谈到窦芸,世人亦是非常感兴趣。
“夏秋之际,气候多变,最易感冒。”宋氏道,“甥女多保重才是。”
窦芸不解,擦着眼泪,“可陛下……陛下喜好她,还为她采选……”
“当时是当时。”纪氏道,“芸,娶妻唯贤,皇后更要如此。这般事理,陛下自是晓得,不然也不会这么久也无动静。他会娶你,只不过还缺个提点。”
“她怎比得上你?”纪氏将女儿搂在怀中,缓缓抚着她的头发,“你是怀恩侯之女,姿容无双,贤淑无匹,戋戋女史又算得如何?”
徽妍的谨慎思被他一语戳破,嘴角撇了撇。
用膳以后,世人在堂上抚玩家伎歌舞。
“聘为妻,奔为妾。”纪氏嘲笑,缓缓道,“这个匈奴返来的王女史,也不知使了甚邪术,利诱了陛下。可陛下是个明君,即使一时失了定力,亦不会胡来。芸,男人么,沾些荤腥老是不免,何况陛下。”
推开门,偌大的室内只要两三灯烛,暗淡不清。榻上,窦芸倚着隐枕,一动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