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腐乳[第1页/共3页]
李绮节也给宝珠和进宝姐弟俩抓了一把菱角米。
几人吃了一地的菱角壳,只留了一大盘,泡在凉水里,等李乙中午返来吃。
菱角皮脆肉美,滋味清甜。
李子恒一屁|股坐在院中那块用来磨刀的大青石上,一边往嘴里塞菱角米,一边赞叹:“还是一凌晨刚捞的菱角好吃,东大街花相公家的杂货店卖的菱米,都是隔夜的,吃起来有股子涩味。”
油纸包里头拢共只装了十二枚鲍螺。
李绮节赶紧直点头:“我不爱吃生莲蓬,中午炒一盘莲子添菜,加些油盐,先炒后焖,出锅前再撒一把细糖。”
而李乙和李子恒晓得瑶江县几近家家都霉腐乳,见李绮节霉的几坛腐乳味道新奇,也没感觉有甚么奇特之处,只觉得是她偶然间加了旁的质料,把腐乳给霉坏了,才会霉出不一样的腐乳来。
宝珠答道:“官人宽解,三娘凌晨吃了两碗鸭花汤饼,灌浆馒头也一并吃完了。”
复又担起扁担,挑着两个装了半满的口袋,摇摇摆晃来往路去了。
李子恒和李绮节的鞋袜衣裳都是请布庄上的裁缝帮着做的,非常便宜。李乙听五娘子这般说,自是开口推让,那五娘子倒是个热忱开朗的,甭管李乙如何客气,三言两句间便拿到李家兄妹的鞋模样,塞到背上的大竹篓里。
说着举起手上的油纸包,“这是花相公家的滴酥鲍螺,他家娘子亲身拣的,比别处滋味好些,你拿去和大郎一处吃罢。”
李乙放下筷子,也笑了一下。
进宝从灶间端来饭食,一家几口便围坐在庭间用饭。
花家装坛浸腐乳要用的清酒,也只在李家采办,两家也算是互惠互利。
宝珠笑话弟弟:“只如果肉炖的菜,你都爱吃。”
宝珠拿来笤帚和竹片簸箕,正哈腰扫地,就听到李乙在外边打门。
李乙一边吃着饭,一边和兄妹俩说些外边的贩子传闻。
莲蓬是早上趁着日出前摘下的,看着水灵灵、嫩嘟嘟的。
李子恒爱吃汤泡饭,舀了大半碗羊肉汤在饭碗里,稀里哗啦直往嘴里扒饭。气候比七八月间凉了很多,他仍然吃得大汗淋漓。
在李绮节眼里,这大明朝贩子人家时下最为流行的滴酥鲍螺,不过是奶油加蜂蜜、蔗糖罢了,粗陋得很,何况她不大爱吃甜食。
而进宝和宝珠则一边啃咸菜肉馅的胡麻饼,一边呼噜呼噜抿肉汤喝,姐弟俩不爱吃稻米饭。
瑶江县的老百姓常吃腐乳,普通人家的妇人,闲暇时都会自家制些腐乳、豆豉、酸菜、腌蛋,好省俭些菜蔬嚼用。
自此,李家便不缺豆腐乳和腊鱼、腊肉吃。
说着便指着李子恒和李绮节,笑道,“难为李相公记取我家四郎,那秋梨膏可够他吃上好几个月了。我也没啥回礼,每回也就送些乡间土物罢了。大郎和三娘的鞋子可够穿不?不如将鞋模样给我一对,我家去给他兄妹俩做几双棉鞋,保管比人家卖的要踏实。”
宝珠剥开莲衣,挑出莲子米,盛到一只白瓷葵口碗里。
李乙端着饭碗,站起家来,站在庭前,隔着院子回道:“五娘子这就家去了,如何也不歇一夜?”
李乙浇了几勺羊肉在冷淘上,拌了些腌蛋黄,吃得斯斯文文的。
只要李绮节先喝下一小碗羊肉汤,再盛一碗白米饭,夹些菜吃。
投桃报李,李绮节天然也情愿对自家哥哥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