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时局[第2页/共4页]
贬谪黄绍杰的当天,年青的崇祯天子久久地单独呆坐于东暖阁中,有如一具木偶。
“只可叹,那李啸终不入我彀中,实为憾事。”皇太极脸上笑容消逝,他的目光望着悠远的处所,长叹一声说道:“这李啸虽远窜山东,但本汗心下,总有一种奇特之感受。那就是,这个李啸,在不久的将来,毕竟还会再成为我大金之劲敌。”
“大汗量材为用,统御不凡,得遇如此杰出之君,实是我大金臣民之幸矣。”范文程的恭唯极其谙练。
比拟一片混乱沉湎的大明帝国,此时的后金,倒是更加闪现出初生政权的兴旺活力。
他在奏章中写道:“臣闻之,在汉朝时,因灾异而策免三公之事,可谓多矣,并且宰相称高官重臣,因天灾之罪,亦皆自求夺职。陛下政治修明,广纳谠言,可谓应天以实矣。今者久旱,滴雨不泽,何哉?天其所怒者,奸臣也。首辅温体仁者,秉政数载,殊无实绩,是故上干天和,天以降怒也。其人秉政后,无岁不干旱,无日不风霾,无处不盗贼,无人不愁怨。。。。。。愿陛下罢体仁以回天意,若体仁罢而甘霖不降,可杀臣以正欺君之罪!”
皇太极大笑,点头道:“气数之说,别人信之,本汗却不觉得然,只信事在报酬耳。本汗在想,崇祯才干虽平淡,但若能知人用人,亦可自救。”
此疏上奏后,崇祯感喟数日,因国库已空,乃下旨发内帑赈饥。只不过,因为兵力宽裕,对于陕西山西这些放肆的军将,崇祯却并未将他们严办,只是下旨怒斥了事。
“当今之世,天下方乱,恰是勇力与智谋争逐之时。明国天子,难担其任矣。本汗偶然在想,如若明国天子处于我之汗位,那么,他能统治得下去么?本汗这一众兄弟中,莫说诸如褚英、莽古尔泰之类怙恶难驯之徒,也不提代善、济尔哈朗等年长有权势之辈,便是幼弟多铎,费扬果,怕亦是轻其才干,鄙其胆小。置身这群狼环伺之境,崇祯若坐朕之汗位,以本汗观之,莫说一年,便是一月,乃至三天,也难坐得安稳啊。”
“哦,大汗竟对李啸这厮这般宽仁,要晓得,这厮但是杀了我大金数十名镶黄旗精锐骑士啊,又截走了我大金巨额之金银财贿,如此重罪,大汗竟不究其责么?”范文程很有些惊奇。
回到寝宫的皇太极,虽喝得一脸酡红,却精力很好。乘此酒兴,他派人却邀那文馆大学士范文程叫过来,两人对坐而聊。
“大汗所说甚是有事理,那明国天子识人不明,其国中乱象,只怕会日甚一日。”范文程捋须叹道。
“哈哈,若阿巴泰真能擒得李啸来此,本汗非不会治其罪,反而会大大重用他。”皇太极大笑了起来。
给事中黄绍杰立即上疏,弹劾首辅温体仁。
至是,一等这十六人,由礼部考取通满洲、蒙古、汉书文义者为举人。取中满州习满州书者刚林,敦多惠。满州习汉书者查布海、恩格德。汉人习汉书者齐国儒、罗绣锦、朱灿然、梁正大、雷兴、马国柱、金柱、王来用。蒙古习蒙古书者俄博特,习岱,苏鲁木。共十六人,俱御赐为举人。
范文程未及回话,皇太极复说道:“以本汗观之,明国当中,实在不乏明臣虎将,只惜天子未能尽用其材。崇祯为人才干不敷,又心下多疑,柔嫩寡断,故多受制掣。如此君主,守成尚且艰巨,更何况置身于今战乱相争之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