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时局[第1页/共4页]
“本汗且说一事。天命年间,我女真缺粮,一石米粮竟高达15两银子,部众几近饿死。成果,竟有明国山西贩子,运来多量粮食布匹之类拯救物质,来买我女真部落所产的东珠、貂皮等物,方让我部族得以存活。这些私运贩子,用贵重的粮食与布匹,来换无用的东珠与貂皮,这的确是明目张胆地帮助敌国。如果本汗为崇祯,必将这些贩子全数抄家灭族,凌迟正法,一个不留。然后,再穷究官员边将通敌之罪,一并斩杀,以禁效尤。可叹这明国天子,竟连小小的贩子都有力管控,其他方面,更是可想而知。”皇太极说到这里,一脸嘲笑。
“大汗所说甚是有事理,那明国天子识人不明,其国中乱象,只怕会日甚一日。”范文程捋须叹道。
“大汗说得极是,君主暗弱,则国生乱象,自古皆然矣。想来,当日那孔有德与尚可喜,胆敢反逆明国,却在大汗面前只能恭敬如此,大汗之威德,岂是崇祯所能比也。”范文程一脸谄笑道。
“哈哈,范先生过誉了。先生你提及那明国天子,本汗倒也想说一句。依本汗看来,这位善于妇人之手,寺宦之怀,可贵出过几次宫门,更休提上阵厮杀的明国崇祯天子,才识有限,武勇更无,若非赖其祖德,恰逢其运,安可得以成为偌大一个明国的君主。”皇太极说完,脸上兀自嘲笑连连。
他一脸谄笑,吃紧说道:“大汗才干过人,武勇殊绝,那崇祯断不能比。可见,天命在我大金,此为气数也。”
范文程尚未答话,皇太极目光深沉持续说道:“想当年,本汗只要20岁,便跟从父汗出征海西女真乌拉部,斩敌酋,克六城。这般功业,那明国崇祯天子,莫说敢为,只怕想都不敢想。”
然后,沈阳城被号令为“天眷盛京”,后金起家地赫图阿拉被定名为“天眷兴京”。
此疏上奏后,崇祯感喟数日,因国库已空,乃下旨发内帑赈饥。只不过,因为兵力宽裕,对于陕西山西这些放肆的军将,崇祯却并未将他们严办,只是下旨怒斥了事。
“大汗量材为用,统御不凡,得遇如此杰出之君,实是我大金臣民之幸矣。”范文程的恭唯极其谙练。
崇祯七年四月初六,因见后金国泰民安,一片畅旺,皇太极决定,强化后金国的满州属性,因而公布谕令:“朕闻国度承天创业,各有轨制,不因循袭,未有弃其国语而反袭他国之语者。事不忘初,是以能垂之长远,永久弗替也。蒙古诸贝勒自弃蒙古之语,名号俱学喇嘛,卒自国运陵夷。现在我国官名,俱从明国,皆用汉文,从其旧号,此为忧矣。朕承缵基业,岂可更我国之制,而服从他国?从今以后,我国之官名与城邑名,俱易为满语也。”
这些东西都改完后,表情大好的皇太极又命令,开设恩科,提拔士子。最后按测验成绩分为三等,一等十六人,二等三十二人,三等一百八十一人。皇太极亲身给考中的士子按品级发赏银。
给事中吴甘来上疏,要求朝廷施助两省,只不过奏章的内容,求赈只是一方面,更首要的是,他在奏章中,痛斥了官军对百姓的祸害。
皇太极亲身给这十六名举人停止了昌大的宴会。获得大汗这般信重,这些金国的举人们,皆是感激涕零,心中都发誓要为大金昂扬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