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梦溪笔谈》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18章[第1页/共3页]

艺文一

唐人作繁华诗,多纪其奉侍器服之盛,乃贫眼所惊耳。如贯休《繁华曲》云:“刻成筝柱雁相挨。”此下里粥弹者皆有之,何足道哉!又韦楚老《蚊诗》云:“十幅红绡围夜玉。”十幅红绡为帐,方不及四五尺,不知如何伸脚?此所谓未曾近富儿家。

韩退之集合《罗池神碑铭》有“春与猿吟兮秋与鹤飞”,今验石刻,乃“春与猿吟兮秋鹤与飞”。前人多用此格,如《楚词》“谷旦兮辰良”,又“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盖欲相错成文,则语势健旺耳。杜子美诗:“红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此亦语反而意全。韩退之《雪诗》:“舞镜鸾窥沼,行天马度桥”,亦效此体,然稍牵强,不若前人之语浑成也。

按《史记·年表》,周平王东迁三年,鲁惠公方即位。则《春秋》当始惠公,而始隐,故诸儒之论纷然,乃《春秋》开第第一义也。唯啖、赵都不解始隐之义,学者常疑之。唯于《纂例》隐公下注八字云:“惠公二年,平王东迁。”若尔,则《春秋》自合始隐,更无可论,此啖、赵以是非论也。然与《史记》分歧,不知啖、赵得于何书?又尝见士人石端集一编年书,考论诸家年统,极其详密,其叙平王东迁,亦在惠公二年,予得之甚喜,亟问石君,云出一史传中。遽检未得,终未见的据。《史记》年表注东迁在平王元年辛未岁,本纪中都无说,诸侯世家言迁却尽在庚午岁。《史记》亦自差谬,莫知其所的。

墨客以诗仆人物,故虽小诗,莫不埏蹂极工而后已。所谓旬锻月炼者,信非虚言。小说,崔护《题城南诗》,其始曰:“客岁本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那边去,桃花还是笑东风。”后以其意未全,语未工,改第三句曰:“人面只今那边在。”至今所传此两本,唯《本领诗》作“只今那边在。”唐野生诗,大率多如此。虽有两“今”字不恤也,取语意为主耳。先人以其有两“今”字,只多行前篇。

欧阴文忠常爱林逋诗“草泥行郭索,云木叫钩辀”之句。文忠觉得语新而属对亲热。钩辀,鹧鸪声也。李群玉诗云:“方穿诘曲崎岖路,又听钩辀格磔声。”郭索,蟹行貌也。扬雄《太玄》曰:“蟹之郭索,用心躁也。”

毗陵郡士人家有一女,姓李氏,方年十六岁,颇能诗,甚有佳句,吴人多得之。有《拾得破钱诗》云:“半轮残月掩灰尘,模糊犹有‘开元’字。想得清光未破时,买尽人间不伏侍。”又有《操琴诗》云:“昔年刚笑卓文君,岂信丝桐解误身。本日未弹心已乱,此心元自不由人。”虽有情致,乃非女子所宜。

音韵之学,自沈约为四声,及天竺梵学入中国,其术渐密。观前人谐声,有不成解者,如玖字、有字多与字李协用,庆字、正字多与章字、平字协用。如《诗》“或群或友,以燕天子”;“彼留之子,贻我佩玖”;“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终三十里,十千维耦”;“自今而后,岁其我有,君子有谷,贻尔孙子”;“陟降摆布,今闻不已”;“膳夫摆布,无不能止”;“鱼丽于羢,鲇鲤,君子有酒,旨且有”,如此极多。又如“孝孙有庆,万寿无疆”;“黍稷稻粱,农夫之庆”;“唯其有章矣,是以有庆矣”;“则笃其庆,载锡之光”;“我田既臧,农夫之庆”;“万舞洋洋,孝孙有庆”;《易》云“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前庆”;“积善之家,必不足庆;积不善之家,必不足殃”;班固《东都赋》“彰皇德兮侔周成,永耽误兮膺天庆”,如此亦多。今《广韵》中庆一音卿。然如《诗》之“未见君子,忧心恡恡;既见君子,庶几式臧”;“谁秉国成,卒劳百姓,我王不宁,覆怨其正”,亦是炳、正与宁、平协用,不止庆罢了。恐别有理也。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