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5页/共5页]
小柯见这两人相互恭维,却还不切入正题,他对各种事物有种本能上的猎奇,耐不住说道:“到底是甚么困难,说出来听听,俗话不是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我们四人合计一下,说不定就有答案了。”
“谢耿之,小楼行刺宁远侯失利了,”杨臣淡然说道,“不过应当是不测。”
窗外雨势渐歇,房檐下水滴延绵不竭,忽而有一人撩起竹帘走进店堂,手上拿着一把纸扇,扇上绘着精美的山川,来人是个细弱的男人,与纸扇极度不调和,扇面上滴落着水珠,很快就在店堂前洇了一小片水渍。他在店堂中张望,大步向舒仪这一桌走来。
他固然看不到车浑家的模样,现在却感遭到师尊笑了。踌躇半晌,他开口道:“现下舒仪师妹也在昆州,莫非……师尊不想见她一面吗?”
舒仪状似偶然地往店堂中一瞟,堆栈并不大,一道竹帘子把前厅后堂隔了开来,现在前堂只要零散的几小我,让舒仪重视到的是堂中的一桌,坐着两小我。一个浓眉大眼的小伙子,笑得正欢,想必刚才就是他忍不住笑了出来。中间坐着一个二十二三岁的男人,面如冠玉,眉长入鬓,着竹青长袍,没有任何赘饰在身,其人风雅,实在也不需任何金饰装点。
神态恭谨的来到杨臣面前,低下身,轻声在杨臣耳边说着话。
但是出这个主张的人,只不过是个看起来十六七岁的天真少年,想到这个,杨臣就轻松不起来。
对方如此客气,再回绝就显得不识汲引了。舒仪站起家,带着小柯坐到杨臣一桌,见礼道:“如此多谢兄台接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