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马来西亚的马来人与华人及其关系研究》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一节 “五一三”事件发生之背景[第3页/共12页]

1957年,马来亚已有华人小学1333所,西席8521名,门生342 194名;华人中学60所,西席1060名,门生49536名;早在1951年,新、马两地华人就已萌发了建立“马华大学”的设法,终究,南洋大学于1956年3月在新加坡得以宣胜利立。

《1956年拉萨陈述书》进一步提出了“补助中学”和“独立中学”的观点。联盟当局真正启动汉文中学改制过程,是1956年12月27日颁布的《汉文中学改成准百姓型中学二十前提》,当年就有槟城的钟灵中学、芙蓉的振华中学和昔加末华侨中学率先改制。但是,这一次改制风波很快就被马华、董总、教总三大机构临时压了下去:华人中学多量改制风波是在《1960年达立陈述书》公布以后,该陈述书建议,从1962年1月1日起,将停止不接管改制的享用部分帮助的黉舍的补助。对华人而言,陈述书带来的丧失是很严峻的:一是在1961年下半年,在72间汉文中学中,有55间(官方公布的数字是,在总计71间汉文中学里,有54直接管改制.17间成为独立中学)接管改制,接管改制的中学除汉文一科外,其他科目全数改成英文讲课;二是,恰是从如何对待改制题目开端,马华公会(对改制持支撑态度)与董教总(对改制持果断反对态度)在汉文教诲题目上的耐久分歧呈现了。在此次改制风波中,华校门生曾展开复课斗争,董教总亦竭尽尽力冀图力挽狂澜于即倒,但终归无济于事,最后连教总主席林连玉的百姓权都被剥夺,西席注册证被刊出;教总参谋严元章博士亦永久被制止出境。

1952年2月,Templer将军出任马来亚结合邦最高专员,英国当局在给他的指令中讲道:“实现同一的马来亚国度的抱负,不能捐躯任何族群的传统文明微风俗,但是,在这个抱负完整实现前,应当鼓励和帮忙马来人在这个国度的经济糊口中阐扬全面的感化,如许才气令当前的经济不平衡有所窜改。”到英国殖民统治结束前,在经济上让马来人阐扬感化的尽力已经开端了:1950年景立的农业产业生长局(the Rural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Authority,15年后重组为地盘信任委员会/the manahRakyat-MARA),其下设有技术研讨所(the Institute ofTechnology,1954),后改成工贸易与职业研讨所(the Institute forBusiness and Professional Studies,1960);1952年景立了联邦农业市场局( the Federal AgriculturalMarketing Authority),以改良农产品市场,让农产品能获得公允公道的代价;1956年景立了联邦地盘开辟局(the Federal Land Development Authority),卖力地盘开辟和安设工程,主如果为马来人开垦高产橡胶和油棕园(达1600至2000公顷),并安设他们来此耕作。英国殖民当局对于马来人的最大帮忙,莫过于独立前主持制定的那部令土著人享有政治安排职位和族群特权的宪法。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