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马来西亚的马来人与华人及其关系研究》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三节 支配一被支配格局下的华裔社会及其反应[第1页/共10页]

(三)华人的官方参政(“三连络”)与倡导反对政治(“两个战线”)

1972年2月7日,在吉隆坡召开了华人社团魁首大会,会上通过了六点宣言,以此拉开了华人大连合活动的序幕。这六点宣言是:

新经济政策期间,马来西亚华人经济的最凸起的表示,是集合华群众间分离资金缔造当代化大企业的尝试。马来西亚当局为实现社会重组目标,为马来人建立了很多的大型产业和金融企业,并通过大型信任公司,为马来人采办了大量的公司股权,同时还借助其所具有的国度经济决策权和信息把持权,为马来人保存了或争夺到了很多大型大众扶植项目,以是,很快就晋升了马来人的经济范围,增加了他们对公司股权的具有。恰是这一背景,迫使华人也窜改以往多生长小范围家属企业的做法,转而尝试当代化大型产业企业。在这方面,马华公会固然没有巫统那样的政治安排职位,但是,她毕竟是华人中构造得最为集合的政治力量,以是在华人经济生长中亦阐扬了其应有的榜样感化,并且,在其鞭策下,官方的华团也投身到了华人经济的生长过程当中。

(二)《马来西亚天下华连合合宣言》1985年10月12日,代表天下5000多个华团的27家机构和结合总会共同签订并颁发了《马来西亚天下华连合合宣言》,宣言内容以下:

2.汉文独立大学题目马来西亚的华人1968年正式倡办的“独立大学”活动,因为第二年产生了“五一三”事件而被迫停止。1971年,当局公布了《1971年大学与大专法律》(University and University Colleges Act,1971),申明遵循宪法第152条第一款条则规定,制止设立非国语为媒介语的私立大学;统统大学或大专院校的创办必须获得最高元首及国会的批准,进一步增大了创办汉文独立大学的难度。

3.茅草行动新经济政策前期,一度看似安静的华小再掀波澜,几近使华巫干系靠近失控边沿。事情的缘起是,1987年8月,马来西亚教诲部筹办委派约200名(传闻实际委派约64人)不懂汉文的西席到华小担负高职。当局的这一行动,被对汉文教诲高度敏感的华人视为窜改华小讲授媒介语的前奏,成果采纳了果断抵抗的态度,鉴于教诲部长Anwar Ibrahim底子不肯聆听华人的定见,对峙履行其既定政策。导致10月11日(一说10日),三大华人政党(马华公会、民政党和民主行动党)和十五华团在吉隆坡天后宫集会以参议对策。有关黉舍还停止了复课。在马来人方面,则有巫统青年团于17日停止了一个传闻有15000人(亦有说数千人者)插手的大型集会。当时,正值巫统建党41周年庆典期近,遂宣布于11月1日在吉隆坡独立体育场停止更大范围人数达50万人的大型集会。明显这统统都是有备而来的,其目标是显现马来人对当局的做法表示支撑。成果,都城吉隆坡的氛围一度非常严峻,谎言满天飞,大有“五一三”种族动乱重演之势。10月27日,辅弼Dr Mahathir Mohmad动用内部安然法律,摆设了所谓的“茅草行动”( Operasi Lalang),拘系多量人士,封闭了3家报馆。被捕的人中包含董总主席兼民权委员会代理主席林晃昇、教总正副主席沈慕羽和庄迪君,以及华社质料研讨中间主任柯嘉逊。1988年3月14日,当局发剖明皮书,解释策动“茅草行动”的启事:“好些华团也触及操纵种族课题,在1983年3月27日,十五华团包含董总、教总、雪兰莪中华大会堂收回一份题为《天下华团带领机构国度文明备忘录》。这份备忘录质疑国度文明根本的职位。别的,在1985年10月12日,二十七个华团颁发一份华团宣言,并获本地汉文报章遍及报导。这份华团宣言也控告非马来人在政治、经济、文明范畴遭到压抑,并诘责好些在独立前已经同意的事项,比方语文题目。”这即是否定了华人在新经济政策期间所停止的一些严峻文明活动的合法性。不过,在华人的果断抵抗下,当局终究还是打消了向华小调派不懂汉文人士担负高职的做法。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