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迎驾[第2页/共4页]
——司马睿的亲信,乃至能够说是真正的建业城统治者王导王茂弘,以及才刚被人悄悄谩骂过的顾荣顾彦先,也鲜明在列。
楼船靠近船埠,船帆收落,速率逐步趋缓,随即渐渐地靠上了江岸。船上放下踏板来,就见一名锦衣侍儿扶着位满头珠翠的贵妇人,迈步踩上踏板,直向岸上行来。
另一人手搭凉篷,看了半晌,俄然叫道:“非止琅琊王,本日五王并出,此事可不简朴哪!”
而现在,几名江南士人就正站在百姓群中,腰杆挺得笔挺,不象很多底层泥腿子似的躬腰曲背,还朝着行列施礼。他们毫无顾忌地指导着出行行列,品头论足,言辞甚不恭敬——当然啦,都是北人所谓“鸟语”普通的吴音,归正官家人也大多听不懂。
有人悄悄地就朝后缩,筹算从速回家去清算行装,一看环境不妙,我们也从速落跑为是,别让贼徒杀进建邺,到时候北伧、南人,玉石俱焚就不妙了。幸亏另有脑筋比较复苏的,安抚世人不必慌乱:“若北伧欲逃,或出南门往吴中去,或出东门往京口去,又何必西出?”那不是迎着叛军而上吗?五王哪有这胆量?
——————————
裴氏姑侄到达寿春的动静,好几天前就由快船送到建邺来了,内里盘曲,扬威将军、都督京口以南至芜湖诸军事纪瞻纪思远也写了一封长信来论述,不但如此,信内还附加以寿春火线的军报。按照纪瞻所说,石勒主力仍然屯扎葛陂,而在淮滨制作舟船,似有经水路东犯的诡计,以是他一向周到防备,并在巨灵口修建了十六座堡垒……
不久前有动静传到建邺,说胡贼石勒亲率数十万精兵,屯扎在葛陂,欲图南侵——并且这回的目标不是荆襄,恰是我们建邺。这火线兵戈是胜是败,战报还没有传返来,就忽见五王欲待离城而去……不会是吃了个大败仗,以是那些北伧坐不住了,筹算落跑吧?
所今厥后末帝孙皓就住得很不爽,执意迁都武昌。但谁想老百姓却对这座半开放式的都会很对劲,官方遂有俗谣,说:“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终究孙皓只得灰溜溜地又迁返来了。
建邺即汉时的秣陵县,属扬州丹阳郡——献帝建安十六年,孙权将治所从京口迁至此处,翌年即改其名为建业。不过孙权数年后即搬家于鄂,改名为武昌,旋即于彼处称帝,虽于同年秋迁回建业,并且开端制作宫室,但太初宫、仓城、西苑等全都修得都丽堂皇,整座都城的城壁可始终没能立起来。
顾荣他们都是江东土著,广有田产,是真正的大地主、地头蛇,并且听得懂我们说话啊,你不要命啦,竟敢这么大声儿指责他?
石头津四周与城内分歧,不再许人围观,早有王府卫士里三层外三层地把津渡团团包抄了起来。五王的行列来至船埠旁,便即愣住,世人纷繁下了马车或者牛车——不但仅五位藩王,还包含了很多的王府属吏,以及北来官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