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2页/共3页]
庚敖将这信几次看了好几遍。
因为就在不久之前,周室做了一件令天下诸侯刮目相看的事。
信使本来微微低头,听国君发问,抬眼猝然对上国君投来的两道沉凛目光,一凛,立即躬身道:“禀国君,因火线战事,宰夫恐令君上用心,信上想必未曾道明,先前命小人亦不得透漏半句,只是小人不敢坦白,宰夫此次周国之行,实蒙受莫大热诚!”
庚敖眼皮子跳了一跳,目工夫沉,却未开口。
一对劲,他就册封起了阿玄。
他在找甚么, 茅公天然清楚。
这几个诸侯,是来洛邑插手腊祭的。
他似已从方才的暴怒中平复了返来,坐回到案后,展平帛书,又扫了一眼,指尖下认识般地轻揉帛质,入迷了半晌,道:“隗龙未死,已出逃。传孤命至西垂,命矿人彻查当日矿难之事。若查不出如何叫他逃脱,命矿人挖坑,本身埋了!”
她又说,“我知君有雄才大略,更有旷达胸怀,见字如晤,想必不会拘泥于陋劣旧事而难堪于我。与其踏遍岭云,相看两厌,何如隔山遥祝,你我各安。”
看起来,他仿佛也被她压服,默许了信中内容。
“又,另有一事,还是尽早奉告你为妥。阿兄隗龙已自脱身。因我先前曾要你将他开释,他现在自去,为免你不知情而空挂于心,特此相告……”
茅公虽未亲见宰夫买的信函到底言何,但从方才那信使的报告来推断,宰夫买的周国求亲之行,必然未能如愿。
他的唇角微拧,暴露了一丝嘲笑的神情。
这信使便是宰夫买的随扈之一,因函件首要,宰夫买怕交由驿车路上有所闪失,特命这随扈同业。
帐内一时死寂无声,只剩茅公还立于一旁。
“重新至尾,颠末如何?”
曹侯获得周室相帮,杀了公子缓,做回了国君,对周室戴德戴德,本年的腊祭天然要来,他的亲家道侯也来了,加上本来的杨国、单国、刘国,另有正在路上的郑伯,看起来,周王本年的面子要远胜于往年。
庚敖看了一眼。
“宰夫至周国,于城外舍馆滞留多日,周王并不召见,那晋国使者后到,反先得周王答应入城,次日周王方召宰夫。宰夫出城时,又被晋人以马车阻于城门之下,晋人衅事,仗着人多殴我穆人,弟兄无不受伤,连宰夫额头都被突破,血流满面,当时小人被宰夫留于舍馆当中,并未伴同,待宰夫回,小人不忿,欲领众弟兄去处晋人讨回公道,何如宰夫制止,无法只得作罢!”
杨伯等人,一定也情愿年年长途跋涉而来,但本年,他们却都主动地早早到来,非常痛快。
周室陵夷,这十数年来,那些有气力的诸侯,除非有事求于周王,不然极少会亲来洛邑参与腊祭。但迄今为止,还是也还是有少数几个诸侯国仍然礼事于周王,比方杨国、单国、刘国等,虽都是些不入流的弹丸小国,有些封国乃至不过百里,但非论大小,好歹都算是有爵位的国君,只要肯来,便算是给周王在百姓面前撑住一点面子,故每年腊祭之前,周王都会早早下诏,“请”这几个诸侯前来插手腊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