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脱胎易筋骨[第2页/共3页]
未几时,风雪铺天盖地而至。
达摩自枝头跃下,瞧着满脸羡慕之色的赵秉文,笑道:“前些日所学若已谙练,这个却也不难。”说罢,又传了一段口诀,再将凝神、行气的法门教予赵秉文。
瞧了一眼不竭逼近的乌云及风雪,达摩不再踌躇,右手执锡杖疾刺山缝内壁,砰的一声,锡杖没入大半,然后内劲贯杖,右臂一振,只见锡杖没入处约丈余范围内的石块窣窣而落,再抖擞左臂,以内力盈袖,一卷一拨,落下的石块转眼被甩出大半。
如此过了五日,赵秉文返程所需时候愈来愈短。
这日,二人来到树林,发明树下的木料已然拾完。赵秉文正四周寻觅,却见达摩轻飘飘纵起数丈,跃上树端枝头,寻些枯枝扔了下来。
宋云心中暗道:“这场风雪不知何时能停,若光阴久了,我们携粮再多,恐亦有山穷水尽之时,现在自是人愈少愈好。且我若派兵士外出拾柴,人少则难以成行,人多则家中空虚,那名胡僧武功甚强,满脸胡子的黑大汉也似不弱,只恐趁虚夺粮为害。”想到此,便面露难色道:“小兄弟有所不知,我这班部属均是金玉其外,摆摆门面,却从未上过疆场,更无武功傍身,在这般风雪下出去亦无大用,反倒平增伤亡。何况他日返国,本官于朝廷、于他们父母妻儿没法交代。不太小兄弟年纪虽小,却凡事敢为人先,虑事面面俱到,令人好生敬佩,更令本官这主事之人忸捏哪。”
达摩笑道:“小施主虽未见赋性,却有慧根,可贵,可贵。”
饶是达摩不紧不慢在山路步行,然赵秉文初学法门,且负薪冒雪,还是紧追不及,狼狈不堪。常常赵秉文脚滑将倒时,达摩的衣袖如流云卷来,将赵秉文悄悄扶定。
赵秉文闻言有些懊丧,又扯着张虬的袖子道:“胡子张,你的武功高强,我们出去寻些木料罢。”
此时达摩起家抖抖僧袍,对赵秉文道:“小施主可愿与贫僧下山拾柴?”
张虬挥臂将赵秉文甩开,斥道:“我们来时路旁哪曾见过半棵树木?又遇这般气候,天寒雪通衢滑,老子只怕有命出去、没命返来。”说到这里,张虬眸子一转,又道:“臭小子,你不会是想借机…”
赵秉文听了,福诚意灵,抚掌笑道:“你但是达摩,他但是达摩,我亦但是达摩。达摩达摩,两字未几。孰生孰灭,何必固执?”
达摩见状,左手探出,将赵秉文挟于腋下,向山下掠去。过了约半盏茶的时候,寻得一片树林,便将赵秉文放于地上,并意味深长地瞧着他,笑吟吟不语。
达摩沿山路且行且看,忽见火线一堵广大背风的山壁,有处天然构成的山缝,忙飞掠畴昔,略略打量,勉可包容十余人。
“愿学,愿学。”赵秉文嚷道:“求大师教我。”
如此几次时,达摩忽闻远处有响动,辨听之下,心下了然,遂回身出洞。放眼了望,恰是赵秉文气喘吁吁地朝这里奔来。
赵秉文来到宋云面前,执礼道:“宋大人,您部下兵士浩繁,练习有素,不知可否派人手拾些木料?”
翌日,风雪分毫未减。因宋云部属携粮,世人省着吃尚可无虞,饮用及烧饭用水则将积雪盛入锅中熔化烧开,然木料已告罄尽,明日所需全无下落。望着洞外的暴风暴雪,世人畏步迟疑,愁眉不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