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3页/共3页]
宝玉发狠的猛一顿脚,回身跑回阁房躺在床上,身子里转,负气不说话儿了。
那丫头笑应道:“老祖宗放心,我们天然晓得。”宝玉心中本是百般不肯,眼看着神采都变了,闻声说三位姊妹也去,顿时有些欢乐起来。见贾母承诺了,便跟着出门了。
贾政心中对劲,点评了一番,便许他们散了。宝玉欢畅得一起蹦蹿,几近跌交,忙叫小丫头们扶住了。
宝玉坐在凳子上,就着丫头们的手试了试水温,道:“再兑些热水。”又拿青盐擦了牙,漱了漱口,听贾母打发来的小丫头上来讲“老爷传话,叫哥儿们竟不必急着去,细心下雪天不防备滑了脚,用了饭再去不迟。”宝玉先一喜,后又低头沮丧,垂手应了。
宝玉低头沮丧。他自幼聪敏,二三岁上,就得胞姐元春口传笔教,认得了千余字在内心,只是不定性,孩童心性,对那些端庄学问兴趣缺缺,且贾政越催逼他,越不爱――话说返来,就是让贾环从心而发,他也不喜好那些古板的贤人典范,儒家大义。
袭人道子和婉,是宝玉素所爱之之处,听了他如许一席话,她也没直言快语,反而暴露思考的神采,委宛道:“二爷不嫌弃,我也说说我的想头。以我的肤见,世人都如此,倒不但老爷与环哥儿。”见宝玉神情松动,又笑道:“这也是我自家的一点粗笨想头,二爷能听则听,如果不能听,也只当我没说过。”
宝玉埋头用饭,只吃了半碗就不动了。袭人劝了他两句,他又吃了几口,还是把碗一推不动了。袭人见劝不动,只得清算了碗盏,给他端上一碗枫露茶来。一时贾母又打发人来发言,叫宝玉好好歇息,不要累狠了,别的也无别话。
那丫头不慌不忙地笑道:“老祖宗,老爷不但叫宝玉,连四位女人都一并叫了,不过是找家里小辈们聚一聚。旁人不到犹可,宝玉如何好缺席呢?”说着,还细瞅了一瞅宝玉。
待世人的诗作交上来,贾政细心看去,迎春宝玉探春以雪为题,惜春以节日为题,贾环最出人料想,他选了水仙花为题。五人的诗作中,探春写的颇具新意,宝玉的虽有堆砌之嫌,却掩不住灵气溢散,贾环笔力最健,所作四平八稳,迎春惜春姊妹的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