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窃听[第2页/共3页]
茅山书院同在江苏,固然汗青悠长,却不如东林书院显赫,沦为烘托。
你问他为何不去江宁别馆寻那曹寺人,倒找到宋孝辉的府里?实在他承诺兰夫人救人,只是顺手罢了,主如果因为他起了狐疑――应天知府宋孝辉年青时曾在东林书院呆过一阵子,暗中早已投效东林党,而那曹寺人是东厂来的,东林党同阉党势如水火,如何搅到一块儿去了?
房顶上,太史擎屈膝俯卧,手边放着两块揭掉的瓦片,透过裂缝将这一幕尽收眼中,悄悄记下了那张图纸上的胎记模样,一双鹰眼在黑暗中闪动不定。
此人恰是受兰夫人所托,前来应天府救人的太史擎。
“你们找的阿谁女孩儿,当真查不出真假吗?万一事情败露,那就弄巧成拙了。”
屋内,宋孝辉和周永全然没有发觉到他们的说话已经落入第三双耳朵,跳过选美一事,讲到了正在安排的“李代桃僵”。
是夜,宋孝辉在书房内备酒,接待悄悄前来的周永。
应天府身为明珠王朝留都,太祖天子定都之地,繁华不必多喻。自古有诗为凭――江南美人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
嵩阳书院也在河南,因坐落在嵩山之阳故而得名。初时曾为释、道两教场合,后作为孔教圣地,闻名于天下。
“上茶咯!”店小二趁着先生停歇,叫了一嗓门,便将沏好的茶壶一桌挨着一桌奉上。
“好!”
这里头仿佛有甚么不平常。
雄震之女?
他们两人躲到书房里吃酒,宋孝辉为了掩人耳目,对府高低人只说彻夜读书,不准人来打搅,只留了院外两个守门人,防人突入。
说着,他为了让宋孝辉放心,抽出随身的佩剑,从刀鞘里抠出一张图纸,递给他:“你看。”
“岳东莱到现在都找不到雄震之女,这两天怕是急了,宋兄那边都安排好了吗,何时能够将人送去?”周永问道。
周永伸出左手腕,在上面比划了一下,同他道:“宋兄若不放心,等我把人给你送过来,你能够验一验。就在她左脚脚踝内侧,这个处所,同画上一样色彩,一样大小。”
皇城旧址以西,四十八卫所驻军之地,再往西过了珍珠桥,便是南京国子监。这一带向来是读书人出没之地,四周街上茶馆酒坊居多,请来的先生不平话,议论的倒是汗青与时政。
“宋兄真是好计,一箭双雕。”周永不吝奖饰,举杯向他敬酒,“且满饮此杯。”
为了满足本身的猎奇心,他先来了宋孝辉这里,筹算潜入书房查找线索。不想让他赶了巧,正赶上宋孝辉和周永两小我夜谈。太史擎看到书房亮灯,听到屋里有人低声说话,便知他摸对了处所。
自唐至五代,战乱不休,官学式微,士人纷繁隐于山林,遂仿照佛教禅林讲经之道,创建书院,源为藏书、育人、醒世之意用。
城内大街冷巷,统计起来,单是酒楼堆栈能有六七百座,茶社千余处。哪怕是走到一条偏僻的冷巷,也能见到有家门前悬着灯笼卖茶,插着这时节的鲜花,炉上烹着昨夜的雨水,候着客人上门。
茶客们听得津津有味,时而有群情声。
天下书院,以六大闻名。东林书院标榜时令,崇尚实学,因勇于抨击朝政而成为江南士林之首。朝中更有东林党人在朝,阵容如日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