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韩非子》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12章[第3页/共4页]

凿龟数筴,兆曰大吉,而以攻燕者赵也。凿龟数筴,兆曰大吉,而攻赵者燕也。剧辛之事燕,无功而社稷危。邹衍之事燕,无功而国道绝。赵代先对劲于燕,后对劲于齐,国乱节高,自发得与秦提衡,非赵龟神而燕龟欺也。赵又尝凿龟数筴而北伐燕,将劫燕以逆秦,兆曰大吉,始攻大梁而秦出上党矣,兵至厘而六城拔矣,至阳城,秦拔邺矣,庞援揄兵而南则鄣尽矣。臣故曰:赵龟虽无远见于燕,且宜近见于秦。秦以其大吉,辟地有实,救燕驰名。赵以其大吉,地#2削兵辱,主不对劲而死。又非秦龟神而赵龟欺也。初时者魏数年东乡攻尽陶、卫,数年西乡以失其国,此非丰隆、五行、太1、王相、摄提、六神、五括、银河、殷抢、岁星非数年在西也,又非天缺、弧逆、刑星、荧惑、奎台非数年在东也。故曰:龟筴鬼神不敷举胜,摆布背乡不敷以专战。但是恃之,愚莫大焉。

释规而任巧,释法而任智,惑乱之道也。乱主使民饰将智,不晓得之故,故劳而无功。

古者先王极力于亲民,加事于明法。彼法明则忠臣劝,罚必则邪臣止。忠劝邪止而地广主尊者,秦是也。羣臣朋党比周以隐正道,行私曲而地削主卑者,山东是也。乱弱者亡,人之性也。治强者王,古之道也。越王勾践恃大明之龟,与吾战而不堪,身臣入宦于吴,反国弃龟,明法亲民以报吴,则夫差为擒。故恃鬼神者慢于法,恃诸侯者危其国。曹恃齐而不听宋,齐攻判而宋灭曹。刻恃吴而不听齐,越伐吴而齐灭荆。许恃刻而不听魏,荆攻宋而魏灭许。郑恃魏而不听韩,魏攻荆而韩灭郑。今者韩国小而恃大国,主慢而听秦、魏恃齐、荆为用,而小国愈亡。故恃人不敷以广壤,而韩不见也。荆为攻魏而加兵许、鄢,齐攻任扈而削魏,不敷以存郑,而韩弗知也。此皆不明其法禁以治其国,恃外以灭其社稷者也。

备内

#1『皆』显系『背』字之误,据陈奇猷本改。

南面

#4『若』字为『昔』字之误,据陈奇猷说改。

人主有诱于事者,有壅于言者,二者不成不察也。人臣易言事者,少索资,以事诬主,主诱而不察,因此多之,则是臣反以事制主也,如是者谓之诱,诱于事者困于患。其进言少,其退费多,虽有功其进言不信,不信者有罪,事有功者必赏,则羣臣莫敢饰言以惽主。主道者,令人臣媒介不复于后,后言不复于前,事虽有功,必伏其罪,谓之任下。人臣为主设事而恐其非也,则先出说设言曰:议是事者,妬事者也。人主藏是言不更听羣臣,羣臣畏是言不敢议事,二势者用,则忠臣不听而誉臣独任,如是者谓之壅于言,壅于言者制于臣矣。主道者,令人臣必有言之责,又有不言之责。言无端末,辩无所验者,此言之责也。以不言避责,慎重位者,此不言之责也。人主令人臣言者,必知其端以责实在,不言者必问其弃取觉得之责,则人臣莫敢妄言矣,又不敢沉默矣,言默则皆有责也。人主欲为事,不通其端末,而以明其欲,有为之者,其为不得利,必以害反,知此者,任理去欲。发难有道,计其入多,其出少者可为也。惑主不然,计其入不计其出,出虽倍其入,不知其害,则是名得而实亡,如是者功小而害大矣。凡功者,其入多其出少乃可谓功。今大费无罪而少得为功,则人臣出大费而成小功,小功成而主亦有害。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