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恩怨[第3页/共3页]
当时的二太太白粱氏进门几年,只一个女儿,还没有儿子,在婆家事事矮了大太太白吴氏一头,日子过的并不舒心。
可细想想,老颖阳侯一定能做这么大的局,只说晋王脾气古怪,并不是那么好算计的。
许是常在天子面前被太子挤兑的惨了,是以常常心底的郁气都朝着王府中的姬妾宣泄。
匪就是匪,哪怕苏万山现在成了颖阳侯爷,也洗不掉过往的不堪。
白老太太也曾想过晋王对女儿上心不过是杞人忧天,说不得过两日,晋王有了别的美人,对女儿的心机也就淡了。
可事关女儿平生,白老太太不敢心存幸运。
颖阳侯嫡次子,不过是好听的说法。
若真被晋王归入府中,即便有了侧妃的名分,也不过是妾,再用不得大红不说,恐还要失了性命。
是以白老太太坚信,婚事还得门当户对才好,固然两个儿媳均出身高门,可那是儿子出息,本身凭本领争来的。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苏万山的儿子能好到那里去?
前后两次谈婚事,白家的反应截然分歧。
而当年苏万山慧眼独具识明主的一段旧事,更是在贩子百姓中津津乐道。
后赵庆遇险,苏万山单枪匹马救赵庆于险境,机遇偶合下,二人推心置要地谈过一次。
是以当有人在白老太太面前,隐晦地表示老颖阳侯苏万山的嫡次子还未结婚时,白老太太便保持沉默,毫不睬睬。
待赵庆安定四海,做了天子后,大肆分封,论功行赏,苏万山便顺理成章地加官进爵,成了都城新贵。
白老太太还记得当时的表情,一颗心好似在油锅里煎普通,神采乌青,差点闭过气去。
且永兴侯府是白家的姻亲,沾亲带故的,也断不会胳膊往外拐。
至于令嫒幺女,还是找家世明净的读书人家攀亲才好。
白老太太也曾想过此中蹊跷,深觉这飞来横祸乃是老颖阳侯做局也说不定。
前朝末年,昏君当道,苛捐冗赋,天灾战乱,四海以内,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此次招惹了晋王,也有二太太照顾不周,永兴侯府安排不当的处所。
若不是白老太太进门有喜,接连生了两子一女,站稳了脚根,挺直了腰杆,表情安宁,恐怕今后的日子就如惊弓之鸟普通,再无安宁。
太多的人看到的是苏万山的好运,却忽视了苏万山兵马十几年,一身旧伤恶疾累累;救主于危难不知凡几,置存亡于不顾,几次差点死亡。
就是因为婆家实在好的没的挑,未出阁时就被人恋慕妒忌恨,白老太太才愈发心虚。
情势所逼,事已至此,千万不能转头了。
更何况颖阳侯府对于白家,本来就是齐大非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