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闺门》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10章 恩怨[第2页/共3页]

白老太太早就相中了一户耕读传世的人家,就在京郊,是白大老爷同窗的堂弟,年纪悄悄就中了举,前程无量。

且永兴侯府是白家的姻亲,沾亲带故的,也断不会胳膊往外拐。

退一万步说,即便是老颖阳侯暗中耍手腕,白老太太也只能闭着眼睛嫁闺女,全当不晓得。

固然婆家人丁简朴,并无刁钻的婆婆,强势的妯娌,刻薄的小姑,花心的丈夫,也无人决计或是偶然难堪白老太太,可白老太太老是心神不宁。

凡是有端方,有讲究的人家,那里会行如此嫡庶不分之事,堂堂侯府,倒比商户人家都不如了。

晋王虽为皇子,可若真与老颖阳侯对上,行事怕也会顾忌三分。

是以白老太太坚信,婚事还得门当户对才好,固然两个儿媳均出身高门,可那是儿子出息,本身凭本领争来的。

当时的赵庆还未成事,在各方权势中并不出众,对于苏万山的投奔,很有些不测,并不真正信赖。

而更多人不屑与苏万山为伍,全因瞧不起其出身,任苏万山圣眷日隆,手握大权,也全然视而不见。

若不是白老太太进门有喜,接连生了两子一女,站稳了脚根,挺直了腰杆,表情安宁,恐怕今后的日子就如惊弓之鸟普通,再无安宁。

是以当有人在白老太太面前,隐晦地表示老颖阳侯苏万山的嫡次子还未结婚时,白老太太便保持沉默,毫不睬睬。

有人则听天由命地感慨,苏万山是时势造豪杰,时运极佳,彼苍庇佑,不是凡俗人等能企及的。

白家不需求女儿的婚事做联婚的捐躯品,有两个兄长撑腰,白老太太反而感觉女儿低嫁,日子会过的更舒心。

就是因为婆家实在好的没的挑,未出阁时就被人恋慕妒忌恨,白老太太才愈发心虚。

老颖阳侯乃天子近臣,君臣友情深厚,分歧于旁人。

苏万山并没有称王称霸的心机,故而当机立断,带着一世人马,于浩繁权势中,投奔了当时的“辽东王”,大将军王赵庆,也就是当今的天子。

因万皇后所出的太子朱玉在前,以是晋王并不非常出众得宠。

持此态度的人还很多,上到皇亲国戚,下到清贵翰林,凡是家属秘闻深厚的,都不肯与苏万山厚交,而白老太太也是此中之一。

百姓没了活路,遂各地揭竿而起,反了天子。

前朝末年,昏君当道,苛捐冗赋,天灾战乱,四海以内,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有人或恋慕或妒忌地感慨苏万山是乱世出豪杰,撞了大运,押对宝了,才有了本日的繁华繁华。

可事关女儿平生,白老太太不敢心存幸运。

情势所逼,事已至此,千万不能转头了。

可细想想,老颖阳侯一定能做这么大的局,只说晋王脾气古怪,并不是那么好算计的。

白老太太犹记得当年结婚时,因为门不当户不对,父母兄弟恐怕罗家女儿未进婆家门就矮人一头,只得在白老太太的嫁奁上做文章,几近耗尽了大半家财。

若说能与晋王硬碰硬的,除了晋王他老子圣上,满朝高高攀只要老颖阳侯了。

晋王乃天子第二子,为朝阳宫端贵妃所出。

太多的人看到的是苏万山的好运,却忽视了苏万山兵马十几年,一身旧伤恶疾累累;救主于危难不知凡几,置存亡于不顾,几次差点死亡。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