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浮生・宣华录》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七章[第1页/共4页]

少年爱江山,家仇国恨压双肩;

柴荣听罢又喜又悲,喜的是晓得了这一段传奇,悲的是那些经籍无缘得见,遂扣问道:“静海师父若能回得仙山可否捎我一道,也让我等开开眼界。”静海只道:“回不去了,永久也回不去了。”柴荣听此一说,急得抓耳挠腮,紧着问为何启事。

清儿仿佛看出了我的发急,欣喜我道‘人伦之情,不尽,可乎?心头背负得愈多,必将痛苦也愈久,且这些痛苦皆是无所需求的。’遂一把抱住我的头。这一紧,开释了我压抑多年的人伦之情。我把握着这位大唐之女,仿佛经历唐初的蓄势待发,上升至盛唐的双峰矗立,穿越唐中的平坦要地,来到唐末的暗中丛林。合法我迟疑纠结之时,清儿连喘之息教我完整抛开家国之思、生民之念、品德之束与任务之危,不顾统统地突破重重隔绝,在江山里徘徊安闲,在幽壑中来去自如,在溪水间缠绵玩耍,在洞天深处纵享繁华。而当高瀑之水倾泻而下,又或攻破之城崩塌而溃后,清儿渐息,像一只受伤的小鹿依偎在我的怀里。”

不幸的是,小人告发招来官军,符将军于情急之下纳清儿为妾以此作保,而我则为官军所擒,押至军中大牢逼问明珠下落。七年后,你姑父郭威将军率军入攻前朝,乃解我等重犯出狱,我便投郭将军帐下始作幕僚。”

伴着烛火的摇摆,静海也展开了那段尘封了十年的旧事画卷:“我本复姓独孤,生于唐昭宗乾宁元年,祖父独孤损曾拜相于朝,得蒙圣上垂怜,赐姓为李。天佑二年遣我入宫陪侍太子攻书,时有昭宗之女平原公主,常在尚书房与我出入相遇。平原资质聪慧,脾气利落,听闻其嘱我成心,多番题诗于锦。天复三年,宫廷遭变,平原被迫下嫁贼子李继偘,而后便多年未闻其踪迹。及至朱梁灭唐,大肆逐杀我大唐族人,所擒男丁当场搏斗,若遇宫廷妇孺与仕官家眷则多番欺侮。幸得平原及时赶至,在一集合处决之地策其逃生,数千人扶老携幼奔逃至距此二十里外之黛眉山隐避。”

柴荣迷惑地问道:“不知静海师父对这荒郊破庙为何如此熟谙,莫不是先前来过?”静海坦言:“是来过,不过都是十年前的事情了。”

柴荣向来对奇闻轶事倍感兴趣,听此一说又观其凝愁之容,料定必有故事,便大胆扣问起来。

柴荣恍悟:“怪不得我与符儿进入墓室后所见空无一物,原是这般典故。但为何单留一人面金箔于棺椁内?”

刚出洛阳城不远,颉跌氏便将左腿扭伤,柴荣不由分辩地背起颉跌氏行了数十里。几近入夜,尚未寻着一村一户,不巧天又下起了大雨,柴荣内心有些焦急起来。

听到此处,柴荣也从刚才一阵意淫中复苏过来:“师父此乃情之所至之作,爱到浓时之为,顺六合之势,从摄生之道,何故为错,又何错之有?”

柴荣听闻心头一喜,当即抢言道:“下联莫不是‘一花独立双花并蒂花花天下待有缘之人。’”

柴荣大悟:“原是这番变故!”复又诘问道:“而后你可再见过德清夫人或平原公主?”静海摇点头:“客岁我曾回此地探听,得知清儿已在符家一场大火中仙逝拜别。至于平原,因为上山之路为其施法,隔年即变,现在竟连入口皆无处找寻,自是无缘相见,想必她此时已无再念我矣。”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