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战东夷[第1页/共3页]
寒浞当然不能给姒相任何能够苟延残喘的机遇,扫荡夏王室残渣余孽的号角已经吹响……寒国兵分三路反击,左军由寒浇统领攻打斟灌氏,固然斟灌氏首级姒开甲带领军民搏命抵当,但终因寡不敌众,国破身故,斟灌氏的国土成了寒浇的封邑。右军由寒戏统领攻打斟寻氏,斟寻氏首级姒木丁也主动整武备战,两边在潍水(今潍河,山东省最长、流域面积最广的一条河道)展开苦战,斟寻国的舰船被寒戏派出的“水鬼军队”凿沉,最后全军淹没,姒木丁壮烈就义,斟寻氏的领地成了寒戏的封邑。自此寒国雄师已胜利剪除了夏王朝残存政权的左膀右臂,寒浞亲帅中军直捣帝丘,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攻破了夏王朝的陪都,擒杀姒相,大肆屠城,焚毁宗庙。夏王朝上至王公贵胄,下至草民黎庶不是被杀,就是被掳去做了仆从,夏王朝鼎祚间断,临时宣布灭亡。
仰仗这点家底,少康韬光养晦,励精图治,一点点强大了本身的气力。他四周歌颂先祖大禹的功德,感化了很多流亡在外的夏后氏遗民,又争夺到了以伯靡为首的一批夏朝旧臣的大力支撑,回归者纷至沓来,国力大增。
再厥后,益及其传人便在Q州的核心地区(现Q市)修建了一座固若金汤、气势恢宏的城池——“益都之城”,并很快生长成山东的政治、经济、文明中间和东夷各个氏族虔心朝拜的崇高殿堂。由此这座奥秘的都城就顺理成章的担纲起东夷对抗夏王朝的大本营的重担……直至两千六百多年后的北齐文宣帝(高洋)期间,高齐天子为了记念益,便以益的名字在东阳城(因位于南阳河(弥河支流,《水经注》载为“阳水”)以北,北阳河以东而得名)设立一个新县,即今Y县。
话休絮繁,东夷部落继益以后又一名大豪杰横空出世,他就是有穷氏首级后羿(此君与神话传说中射下九个太阳的大羿并非同一小我)。有穷国的兵士个个箭术一流,英勇善战,国君后羿更是一名神箭手,勇冠全军。而此时正值夏后启的儿子姒太康在位,他沉沦酒色,荒废政事,糊口极度腐蚀奢糜,闹得民怨沸腾,国度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后羿趁着太康外出打猎数月不归的机遇,带领东夷雄师一举攻破了夏都斟鄩(在今河南偃师二里头村),太康被迫逃亡到阳夏(在今河南太康县),不久便郁郁而终,史称“太康失国”。
东夷人感到忿忿不平,很多部落连续从大中原个人中分裂出去,东夷与夏王朝又堕入无停止的拉锯战当中,哀鸿遍野,生灵涂炭。
寒浞痛失爱子,即是没了左膀右臂,元气大伤,只得转攻为守。而少康则步步为营,渐渐蚕食寒国的国土,不出几年便兵临旧都斟鄩城下,夏军将城池围得铁桶普通,固然东夷人血战守城,最后城池还是被攻破了。寒国灭亡,寒浞被处以极刑,至此少康终究不辱任务,规复间断了四十多年的夏王朝的统治,史称“少病愈兴”。
少康打小聪明聪明,长大后更是出落得文武双全,带领才气出类拔萃,很快就获得了外祖父的赏识,遂任命他为有仍国的牧正(牧官之长,主管畜牧业)。可惜好景不长,寒浞晓得少康躲在他外公家,就绞尽脑汁想着如何撤除他,少康感觉呆在有仍国已经不平安了,干脆不辞而别,连夜逃往有虞氏(姚姓,舜帝后嗣)的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