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歌尽,心事已随花事了[第1页/共2页]
老琴师却叹了口气:“去吧,王宫之请岂可回绝。幸亏乐工不必趋炎附势,只消琴音精美便好。”
他是高高在上的秦王,她是寒微卑贱的琴女,再深的爱恋,也只能埋在心底。
都道,善泳者,死于水。
嬴政传她进殿操琴,一曲弹罢,他悠悠感喟:“琴女,你可曾悔怨?”
却不知,善琴者,会死于情。
“永不悔怨。”她昂首看他,笑若微风。的确,她忘不了荆轲那仇恨的目光,但她更难健忘的是那年初春,桃红漫天、梨花点点,冷傲的男人坐在高台上,刀刻般的嘴角带着点落拓的笑,一双眼睛通俗如海,她望了一眼,便深陷此中,再也没法自拔……
她想到亭阁上操琴的风雅琴师,欣然承诺。
荆轲倚柱大笑,紧紧地盯着她,即便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也不肯闭上仇恨的眼睛。她冷涩的指尖挑断了琴弦,心乱如麻。她晓得,此事定会被史乘铭记,先人只会赞叹荆轲的威武狭义,不会看到一个弱女子的聪明英勇,更不会晓得她心底那深切的爱恋,只会对她的趋炎附势做出无尽鄙夷。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荆轲将匕首刺向嬴政,嬴政避到柱子前面,欲拔剑反击,但剑太长,一时拔不出剑鞘。她仓猝用颤抖的指尖拨动琴弦,颤声唱道:“罗縠单衣,可掣而绝。八尺屏风,可超而越。鹿卢之剑,可负而拔。”
《琴女歌》已成绝响,痴情之人可还在念念不忘?
她怔怔地望着那张脸,只觉六合顷刻沉寂,唯剩下那双豪气逼人、灼灼如电的眼。一旁的宫人推了她一把,她才回过神来,赶快入坐操琴,琴音袅袅如清泉,她一颗少女心却再难安静。
父亲的目光却不甚担忧,多次和母亲筹议让她拜师学艺:“在这乱世当中,须有一技求生才好。”
畴前,她操琴时总喜好低头,沉浸在本身的天下里。现在,一弦一音,皆为他而弹;一叹一念,皆因他而起。
“都道‘善泳者死于水’,还是学个安稳安闲的吧,学琴如何?”父亲浅笑着,摸了摸她的头。
她幼时便极其聪明,守在父亲的病榻前,折了一片树叶,吹着小曲为他解闷。
嬴政看着她淡青色的衣裙,浅笑着摘下她发髻上的银簪,在琴尾刻下一行小字——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你叫甚么名字?”嬴政走到她身边,声音暖和。
*
公然,图穷匕见,白光一闪,大殿内哄作一团。
她拨弄琴弦,将琴丝化作情思,在大殿中尽情缠绕连绵。她看他宴请群臣,也看他借酒消愁,心疼他纠结的眉宇,爱他自傲又狂傲的笑容……只要他不嫌烦,她愿平生以琴为伴,伴他一世清闲,一世安好。
不久后,王宫来人宣她进宫献艺,她心一悬,乞助地望向师父。
暖风渐起,香红软玉如残暴的胡蝶般纷飞,她缓缓昂首,已经好久没看到这么明丽的色采了。她的目光落在几只粉色的“胡蝶”上,那群胡蝶在风中翻飞,落到了他的袖口。他侧头轻拂,恰好与她四目相对。
“琴女。”她低着头,轻抚瑶琴。
“罗縠单衣,可掣而绝……”她轻声唱着,缓缓阖目。
那天,她同平常一样抱琴进殿,却被奉告大王临时将宴会改在花圃,她便迎着习习薰风,朝那片姹紫嫣红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