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9[第1页/共4页]
金玉合座,莫之能守﹔
是以贤人去甚,去奢,去泰。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老子:「品德经」:第十七章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有物混成,先六合生。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涣兮若冰之将释﹔
往而不害,安平泰。
此三者觉得文,不敷。
夫兵者,不祥之器,
埏埴觉得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
六合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贤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六合以是能长且久者,
吉事尚左,丧事尚右。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上德有为而无觉得﹔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品德经」:第九章
为有为,则无不治。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二章
非以其忘我邪。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
周行而不殆,可觉得六合母。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五章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二章
老子:「品德经」:第十三章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九章
六合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六章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其次,畏之﹔
老子:「品德经」:第十八章
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厥后。
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不得已而用之,澹泊为上。
虚其心,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
天下神器,不成为也,不成执也。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其次,侮之。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三章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其事好远。
是以圣报酬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不见可欲,使民气稳定。
惚兮恍兮,此中有象﹔恍兮惚兮,此中有物。
视之不敷见,听之不敷闻,用之不敷既。
视之不见,名曰夷﹔
是以贤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一章
荒兮,其未央哉。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失其所者久。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复归於朴,朴散则为器。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雄师以后,必有凶年。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飂兮若无止。
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七章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人之所畏,不成不畏。
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是非相形,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保此道者,不欲盈。
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