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寻根[第1页/共3页]
杜岩这些年心心念念想着回家,他和其他被拐的孩子不一样。其他孩子多是出身贫家农户,家里兄弟姐妹多,糊口艰巨。在贼窝里固然学艺艰苦,还常常遭受吵架,但好歹能吃饱穿暖,比家里不时饿肚子强多了。
那门收回闷闷的声音缓缓翻开一个刚能暴露一张脸的裂缝,门中探出一张不耐烦的胖脸,大嘴巴一张,扬扬下巴问道:“你找谁?”
大周朝自建国女帝以后,先人一代不如一代。朝廷高低耽于吃苦,奢糜无度,百年下来,内忧内乱,战乱频起。杜岩一起行来,但见流寇四起,官匪难分,百姓生存艰巨。他偶尔脱手救济百姓,但所经途中,满眼不平,他一人一力,实在故意有力,也只好能做多少便做多少。
但他不清楚到底是青州、清州、还是庆州,是在哪府哪道。幸亏他年纪还轻,渐渐寻觅,老是能找到的。
劈面人家院里种着一颗杏树,枝桠伸出墙外,每到杏子成熟季候,累累果实将那枝条压得极低,人从墙外走过,伸手就能摘下一颗。那家仆人是个很驯良的老头,老是笑眯眯任人摘果子也不活力。
转头对杜岩先容领他进门的男人,“这是你五叔,还记得吗?”
杜岩想不起来他到底排行第几,本身该如何称呼,只好自我先容到:“叔,我是前面杜诚家的儿子杜岩。”
他的心像是被风吹吹走了温度,冰冷的有力下坠。站在原地缓了一刻,深吸了口气,上前打门。半晌,内里传来极不耐烦的声音:“谁呀?拍甚么拍,刚眯瞪一会儿……”
五叔又抓抓头发,拧着眉头半响,仿佛不知该如何说,非常纠结的模样。
门吱呀一声开了,一名三十来岁的男人站在门口,打量杜岩几眼,问道:“你找谁?莫不是走错门了?”
那人恍然大悟般“哦”了一声,“杜家人啊,早死光了!”
杜岩点头道:“记得,五叔在家里的铺子做度日。”
房屋低矮,仿佛一伸手就能够着屋顶。窗户上蒙着层窗纸,被烟熏的黄黑一色。若非敞着门,这屋里几近和黑夜相差无几。
这时门口又抢出一名老妇,眯缝着眼打量了杜岩几眼。杜岩上前冲两位白叟施了一礼,道:“三叔公、三叔婆,是杜岩返来了。”
“就是这里了……”杜岩在内心狂喊,他不顾统统向前奔去。两旁的风景也越来越熟谙,火线应当有一口井,井旁有一颗百年的大槐树。过了这口井再走一段间隔,有家灯烛店,灯烛店挨着的就是自家的八间两层气度的米粮铺子。
杜岩内心格登一下,这不是布衣百姓该有的制式!莫非本身走错处所了?再细心看看摆布,没错,就是这里!
面前的老头确是三叔公没错,这么多年了,他几近没甚么窜改。
半晌内里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谁啊?”
此时恰是大周至德十九年。
那男人愣了半晌,上高低下把他打量一遍,喃喃道:“像,像,长得真像……”俄然转头大呼道:“爹、娘,快来看看,谁返来了!”
杜岩好声好气问道:“敢问大叔,这里但是杜宅?”
三叔公一把拉住杜岩,对老伴呵叱一句,“瞎咧咧啥!天凉,先让孩子出去和缓和缓。”
他顾不上找人刺探,吃紧往家的方向走去。杜宅位于镇中,是极好的地段。杜岩凭着影象仓促忙忙走到家门口,入眼处朱漆大门,金黄门钉,高高的门楣上誊写着两个黑金大字:陈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