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说无始颂[第3页/共4页]
――
表面六合,内观身心,一划一也,无二别也,所谓六合精力,人之精力,亦无别也,除思识以外,六合与人,无二别也。
汝是有恋人,非无情之镜,以无情镜眼,用心于自观。
虚室生白,吉利止止,吉利现则是明,吉利不现,不名为明。
――
非善亦非恶,乃自容善恶,善恶识无性,善恶性非识。
赞:
――
功中有象,其功亦有相,功有景,其景亦有相,比方初静定,于初定之境,另有无量数静定气象,或深或浅,或见白或见黑,当观其想,若离自心而重视于相,则落幻景中,然亦不该怯懦于幻而惊骇,见幻知幻,见想知心,自处涵容,等观统统。
此道非来去,非仙亦非神,无来亦无归,不升亦不降。
自心是虚室,其身亦如然,精气神化窍,身心一虚明。
存亡比方**聚,一静必然一浮生。
――
比方见远山,不见山上木,虽见千万叶,不见叶上尘。
――
汝道是汝道,非是别人道,他自有他道,你不知他妙。
敬爱于当初,不舍于当前,固执于厥后,系念于心间。
若修无量心,心量同虚空,百千空生风,风起悉皆知。
婴儿本天真,渐次长成人,学染于知识,知识本无染,识心之情性,自生染著也,今息知识情性心,反见于天真表情,见此天真,复将情性,反还于天真,统统情识,天然天真。
复如三世者,过现及将来,皆自有当下,当下演三别。
知妄即真,妄浅亦真,真中有妄,妄中有真,真妄二事,名说罢了。
不消身而安,不消心而止,暂得一歇息,不安止于安。
所谓意根,是第六根,前次五根,身根为君,其他四根,为其臣属,而此臣属,教诲君行,前五根形状短长,色彩深浅,各有不同,世人五根,皆有不同,如人之面,各个不同,世人意根,亦如是不同,世人不见虚空,比方不见风生,人之自我,不见意根,亦如眼中,不见虚空,不见诸风。
无功亦无德,无道亦无真,如此上善法,皆因下劣心。
于静观中,自观其心,亦如睁目而观虚空,虚空生风,卷起黄沙,人乃得见,知是风形,若人自观其心,情意当中,乃有一片灵动之情,情动而生识,识动而生知,知转而作想,思惟即成。
气动名为风,情动意生识,情义本一家,情动意不动。
常当思己过,忏悔于古今,如是自省者,修道第一人。
虚空非一事,虚是空之母,空以气为命,气动空不动。
虚空无始终,而雨有始终,人一世存亡,而心界无灭。
深思自心中,何事可计算,或静或不静,何必求于静?
如是内观虚灵空境中,心想起落,念起如风,不动如空,如是世人意根如空无动,情如氛围,动而生识,思惟随之,渐次天生,若于静虑当中,不能修得如是知见,不能于身心有此知见,必不能测精气神之奥妙,亦不能测虚灵之妙,亦不明人间知识之根蒂,遑论修真悟道。
意微念亦微,微而名为精,精自有华彩,五光影十色。
亦如人间人,贵贱或妍媸,身心相有别,知识性无别。
汝若学道行,但学道精纯,若不欲全真,不必学道人。
现在亦不是,现在已畴昔,当下无停止,以无始终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