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洞玄指略》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十九章:诸法因缘[第1页/共9页]

赞:

当听颂言:

而鬼灵类属,不测圣贤妙意,虽俱日月之光,心藏而性敛,于幽灵复观,见如凡人光彩,若复深藏光彩,鬼灵之目,则不见人,此人仿佛隐身。

内心不安者,外求物填虚,

现统统聪明,无智亦无慧,

大家间非只要人类居住,另有牲口之类,亦有鬼神之类,亦有诸仙,隐居洞天,非不知人间事,人间事不动其心耳,牲口与人,居住在大地上,精灵无形者亦住在山川以内或复大地之上,无形鬼神,居住精气以内,虽各自成界,乃是小界,皆属大家间地界以内。

内心有德者,外现平平性。

伤我身者,消我杀孽,坏我身者,了我存亡。

问:念佛持咒是善业,不杀生是止恶,以是业力不成消弭,但能够异化(或者说是罪由心生将心忏)?

修法为坠,法尽名出,如是二事,和合亦无,法无留法,亦无所得,如是名为得无所得,了然无有,皆前缘修法尽法故,修真之人,盖因芥蒂,因而修法,法医其病,病愈法消,故名无所得法。

而人间世人,应离神通事,

看佛经要取意境而不要思惟字词意义,因为佛经都是翻译过来的,说话情势有所出入而意境未变。

人有人言,兽有兽语,如是法例,即六合法例,鬼类之类,各自交换,亦系法例,缘性不等,境地不对,比方耳不能见色,目不能听声,缘性不对,境地不交,故无所见,比方鬼灵观人,见人身之光色,若民气明,坦开阔荡,浩然正气,恢宏浩大,于灵眼中,见此人则如见日月

被人夸上两句隽誉便自发得真是圣贤了,随便有个微末神通,便觉得本身凡入圣了,吃喝拉撒睡,样样俱全,竟然敢说本身有修为了,如是此类人,好笑可叹,笑而不语,任其自去,而此等人不自量力,惑乱人间而传邪论,多行不义,浑然不觉死期将至,但为面前夸姣所利诱也。

如是之人,岂可不敬乎?是故本日,我敬爱世人,于身心中,无有瑕意,诚意而敬,诚笃而言,我常自观苦业,常自思念畴昔以来所做身口意业,自思所做恶业甚重,虽常忏悔,而难尽净,而见有人轻视于我,我内省看,卑贱之性,垂垂消逝,如是欢乐,主动奖饰,是故敬爱诸骄易我者,实心还礼,而得欢乐。

若离神通事,彼等则入死,

人鬼牲口,含灵诸情,共生一界,缘所系也,何必相斗,不如同眠,一时休歇,妄情自破,

若鬼灵类属,自知短浅,心生悔怨,欲学真道而无门,但应实心诚意,忏其前非,悔于将来,不再犯失,当是心,宁舍生命,不舍求道之心,宁堕天国,受无尽苦,不舍道心,彼如是忏悔,如是道心,若心诚笃,必入正道,至于将来,永不退转,毕竟美满,无有断绝。

人之脑中,有二神,摆布以内,各居其一,一人主智,一人主慧,上帝之臣,亦是帝师,二人合一,便见上帝,凡人多智少慧,是故二人,一强一弱,一隐一现,若二者相称,上帝即明,人之真性,至此矣。

非是圣道者,皮像肉不像,

如有人贪爱人间,极其深重,以此人贪性之重,彼人转眼即得无上大福缘好处,能得无上至真最美满道义,如有人能实心坑害有德之人,彼人转眼亦当作绩不思议美满不退转大道至真法义。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