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文字忧患[第1页/共3页]
于笔墨观见,比方观图线,
上古中古,笔墨高贵罕见,至于后代,笔墨广遍,世人多知笔墨而笔墨为之轻贱,贼心者用笔墨为贼,祸心者使笔墨成祸,惑心者以笔墨惑众,人间多善,则文风善,人间多恶,则文风恶,浊劣多时,不见洁白,金玉藏匿粪土之下,非笔墨之罪,用笔墨者有过。
如有如是人于心内作如是考虑,能起如是诚意,则天必赐道缘,非天有何赐赉,此人如是起心时即为道缘,若轻问于道,其人不保重道义,说之无益,若得道者轻说道义,除明见人缘而生愿者,皆不免大罪。
此说道统流派,非止修士,无量众生,或人或非人,或无形或无形,如是统统众生之知识境地,皆为道统流派,所谓人间职业,所谓世外修行,皆名道统流派,何故言之?以其统统众生各随行业而趣入所行门路,亦得其果,以此说六道众生皆为道统流派。
非道不成言,不成言即道,若如此,则人间无宣道之言语,亦无载道之文章,统统宣道之言语,皆为正意宣说,问者精诚而说者无己,如是乃为说法,说法即为说道,道非可说,所说所未说,无不是道,法与不法,无不是道。
笔墨比方山川,山川能够崩碎毁灭,笔墨亦然,人间天然生灭,不做忧患之说,所忧患者,除民气而何?当知一民气狂,能够毁伤万千人,一报酬祸,能够毁伤一世众生,笔墨如刀剑,非善非恶,所谓善恶,在乎用者。
人间世人,闻有道者,必欲先问道义,此则惑矣!道为众生之根,人间千万山川,其重无量,人间人无有能举者,若欲问道,若欲学道,其事甚于擎举万山,轻问大道,乃为大惑。
若以铁石心不为先人留字,先人则蠢傻似畜,若以怜悯心为先人留字,先人则以笔墨矫饰学问而多有傲慢,稍有博学即生骄易之心,见世人不及之即生欢乐,不乐别人博学过己,妒忌乃生,虽有博学,不若无知,无知之罪,犹可怜悯,有知生罪,罪复深重。
言多而不贵,字多乃轻贱,
为万种民气,对应说解法,
比方世人仇恨漫骂,仇恨于人,人不享福,其恨者心自生苦,漫骂于人,人无所染,漫骂者自出恶语,自受其罪,轻言道者,非论善恶人缘,皆自享福,无可制止,以其心轻故,不免磨难逼身。
人间百工技艺,皆为流派,统统流派,皆有事理,统统知识,皆不离道,乃至诽谤大道者,亦不离道,善恶正邪,皆有其理,居善恶以外则见善恶,居正邪当中,所见正邪,皆为对论,是故出人间者无对论,亦不辩论,以其居于离辩论境地故。
心法对应立,对应为宣说,
俗人聪明,道人愚讷,聪明者好玩弄技能,愚讷者不益华彩,聪明者常轻视愚讷,愚讷者不敢轻于别人,德行之所成,非为朝夕,善恶之辩,聪明人所乐论,愚讷者岂知分毫?
人间事理,似一非一,似二非二,万种理,一同在,惑于一则说一,不能说二,为二界则说二,不能说一,若轻言一二,亦为惑者,是故得道者亦有深肤见地,亦有其戒行,比方人间西席教小学不能说大学,教大学不能专说小学。
见景生其情,其情义有境,
无辨名愚讷,有辨者好言,
不对应说法,名为惑人者,
若复有人欲问道义时,先自干净身心,先自扣问:我今于道行有何德能?有何资何质能问于道?有何德机能学习于道?若道可轻问,则事理不贵,若道可轻得,则道义非尊,若非高贵者,必为人轻贱,世人轻贱于道,则道不为贵,若道不高贵,我何必求之?若道至尊至贵,我何敢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