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第1页/共3页]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贩子逐利不假,然商道亦可聚财。”
在他以后,天子又宣了顾九如、董王已、崔铣、闫璟等人。
然春秋名相,同乐毅并举的管仲,为富国强兵,助齐桓公成绩霸业,却非常正视商道。
话至此,杨瓒用心顿了顿,重新构造说话。
“朕问子诸治国之论,子不言边患政令,户籍民生,反大谈商道,其为何故?”
面对天子的扣问,读卷官的不动声色,众明经的质疑,杨瓒目光平视,气韵沉稳,不见半点忐忑。
不需人提示,杨瓒忙施礼谢恩。
胡贡士之流更是嘲笑不已。
韩尚书则盘算主张,不管杨瓒排在何位,哪怕是二甲开端,也要同马文升讲明,此子入朝观政,定要分至户部。
比起来时,世人表情皆已分歧。
见他如此,弘治帝微微皱眉,略显绝望。
方才为谢丕正名,弘治帝不过顺势为之,以定阁臣之心。今番嘉奖杨瓒,倒是实打实的出于私心。
殿中明经神采不一,恋慕者有之,妒忌者有之,含笑者有之,不平者亦有之。
以己度人,一饭之恩必偿,睚眦之怨必报。杨瓒此时不言,他日再提,必是暴雨雷霆加身!
李淳程文等恋慕之余,一样感到欢畅,模糊有几分冲动。
大殿之上,天子之前,大谈商道,的确不知薡蕫,不知所谓!
管仲乃春秋大师,通政、商、兵,助齐桓公成绩霸业,被誉“贤人之师”。
前者得天子正名,一甲已定,辨别只在状元榜眼探花。后者得天子赐字,哪怕仍在二甲,入朝以后也可顺风顺水,青云直上,非别人可比。
士农工商,商在最末。
“贤人言,民为国本。”
中官撤去桌椅,众明经起家膜拜天子,由小黄门牵引退出大殿。
若天子持续率性,哪怕冲犯龙颜,他们也不能不吭气。
唯有闫璟,连经谢丕、杨瓒“打击”,已心存忐忑。虽力持平静,未曾失态,仍比顾、崔等人的表示差了很多。
龙椅上,弘治帝微微倾身,问道:“尔可有字?”
未料杨瓒仅是回话,一个字都没有多说。
杨瓒应是。
闫璟的非常未引来天子重视,却让邻近的读卷官和中官侧目。
“陛下夸奖,小民愧不敢当。”
宁瑾知机,当下了然,先时被天子看好的几人中,这名闫贡士怕要不妙。
此子坐立不安,隐有惶然之色,此中必有原因!
摇了点头,当下告别世人,同李淳程文三人结伴,向堆栈行去。
弘治帝驯良道:“朕观尔脾气沉稳,胸怀韬略,用心俭朴,感念民生,便赐尔季珪二字。今后当继以立品,不负朕意。”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太史公笔下,其为国之柱石,治世能臣。孔贤人亦赞其有尊王攘夷,一匡天下之德。
“民生之需,衣食为先。蚕桑棉麻,需商。农耕稼轩疏以财资,需商。船货来往畅通,自北疆至南地,何者不需商?”
不承诺?
畅怀之下,不再扣问策论之议,转而道:“子年不及弱冠,能阐言至此,实是可贵。”
李淳等人面带忧色,倒是帮不上忙。谢丕一扫方才的笃定,视野落在杨瓒身上,也有几分担忧。
“家中行几?”
“当得。”
三百明经的目光刺来,如芒在背。想要泰然自如,实是相称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