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赶庙会[第1页/共2页]
郑老爹的云吞摊中间便是李大娘的烧饼摊,因为本日是赶庙会的正日子,李大娘已经用竹筐携了烧饼去寒山寺门外叫卖,这里只留下女儿巧娘看着买卖。巧娘却认得这年青男人是克日来流落到七星子村的败落户,被村里人唤作“吃呆”。吃呆白日里只在村里帮手干些杂活儿,偶尔偷鸡摸狗去集市上换些馕饼米糕度日,晚间便暂栖在祠堂过夜,因为不是很讨人嫌,又会说些讨喜的吉利话儿,村里的人也不赶他走。郑老爹的家住在七星子村最西面,平时很少出门,以是还不认得吃呆。
“放屁!老子只不过是路过期刚巧瞥见了罢了,昨儿半夜的时候,我倒是瞥见你鬼鬼祟祟从张孀妇家后门溜了出来,我看你小子清楚是贼喊捉贼!”
吃呆三混两混,在路边一间豆腐坊内鼓捣了一个多时候,出来时身上多出了一个小包裹,铜钱也花去了一半,剩下的一枚开元通宝则买了一只火折子、一捆干柴、一张竹竿挑着的布幡,恳求一名代写手札的先生在布幡上写下“回禄降世”四个大字。吃呆拎着包裹,扛着竹幡,在寒山寺庙门外不远处选了块洁净处所,蹲在路边扯着嗓子喊道:“卖神衣嘞,卖神仙穿过的衣裳嘞!南来的北往的,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清仓挥泪跳楼大甩卖,过了这村就没这店儿嘞!买啥都两元……靠,这句词儿如何漫步出来了!”
吃呆嘴唇上绒毛未褪,身材清癯,看上去只要十六七岁的模样,留着不僧不俗的齐肩短发,用一条破布束在脑后。吃呆穿得固然褴褛,脸上也脏兮兮的,却还是难以掩住清俊的面孔。只是吃呆生得固然姣美,一双眼睛却时候披收回贼兮兮的光芒,粉碎了五官的团体美感。
因为时候尚早,很多远来的香客未曾上得山去,只在山脚下背风的虎跳沟一带盘桓歇脚,这里便天然构成了一个小型的临时集市。
郑老爹做的是小本买卖,繁忙一天下来也赚不到几个辛苦钱,不过一碗云吞还是尽赔得起的。郑老爹本性良善,做不得吵架人的事,只是气咻咻的将棍子丢到一边,狠狠瞪了年青男人一眼了事。
巧娘朝山路上瞧了瞧,没见到阿娘的踪迹,这才悄悄塞给吃呆一张胡麻饼。吃呆朝巧娘笑了笑,接过胡麻饼大嚼起来,口中囫囵不清道:“我倒不是为了来混吃混喝,今儿不是赶庙会嘛,平时多承巧姐儿的照顾,我好歹趁着人多,在附近寻上几文钱,也回请你好好吃上一顿,谁叫咱是知恩图报的豪杰豪杰呢!”
姑苏城畔,寒山寺外。
吃呆笑嘻嘻的展开包裹,暴露内里一件大红衣裳来。这件衣裳就是女人家常穿的粗布折襟短褂,又脏又破,下摆已经磨得出现了白边,领子和袖口都走了丝,丢在通衢边上都没人捡,此时却被吃呆当作神仙穿过的衣服叫卖,围观者顿时哄堂大笑起来。
“你此人呀,不好幸亏村里待着,为甚么跑到这里来骗吃骗喝,如果骗到外村人头上,被人揍了一顿可如何办?”
吃呆将猪肉脯全部塞入口中,细细咀嚼着鲜咸苦涩的肉干渐渐硬化,朝巧娘伸脱手去:“有官钱就借给我几文,待会儿十倍还你。”
吃呆掂动手中的铜钱,大踏步朝山上走去,头也不回道:“不消多问,擎等着收利钱吧您吶!”
巧娘踌躇半晌,还是从腰间摸出两枚成色实足的开元通宝,递到吃呆掌中:“只要这么多了,再多给你的话,被阿娘晓得会骂死我的,你要钱去做甚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