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明之帝国再起》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091 御驾亲征[第1页/共2页]

左军亲卫举着藤牌,将左良玉前、后、左、右四个方向都讳饰好后,左良玉这才对着城头的朱大典摇摇一拱手,道:“朱公,好久不见!”

这一去恐怕不久后就要改朝换代了。

阅兵典礼结束后,两万雄师如猛虎下山,在震耳的鼓声中开到了采石矶船埠。

“活力足而老气少,士气可用,士气可用啊!”马士英站在天子身后,几次抚须,心中的担忧顿时少了几分。

朱由桦乘坐的御船是一条朱红彩漆装潢的八百料舰船,长约十七八丈,尾楼有三重,船首方井上方绘了一面虎头,将台上安了一门八磅红夷大炮,船舷两侧各有四门红夷大炮,船行敏捷安稳,不惧风波。起航后,朱由桦兴趣不减,振衣登上了船楼,了望身后的船队和船上的两万甲胄齐备的雄师。

在采石矶送别天子后,很多留守官员卸去了假装的笑容,心中五味杂陈,今上到底还是年青,真是太打动了!

良玉顺天应人,入京清君侧,除奸臣,救太子,常言道‘识时务者为豪杰’,朱公以一城抗数十万义军,倒是螳臂当车了,如果弃械开城,必然转祸为福,与良玉一道建非常之功业岂不美哉!

此次出征,天子带了拱圣营、忠武镇甲营和长江海军,总计两万嫡派亲军,上千艘舰船,数百门火炮,另有靖南侯黄得功部两万步骑在安庆侯旨听勘,剩下的两万御营陆师和京营兵马一个未带,作为稳定南都的力量,随时弹压能够呈现的动乱。

看到他们慌不择路的狼狈之状,城头上的明军齐声大笑,士气大振。

“此事本督略知一二,如何?”

两万新军,守城尚且还不必然守得住,还想出城野战,这不是自寻死路么。

应天府南京。

眼看着土木堡之变就要再现。

在世人的大笑声中,阎应元悄悄收回了铁胎弓,感喟一声:“可惜了,让那无耻狗贼逃了,如果韩副戎在此定能一箭灭此朝食。”

朱大典闻言驳斥道:“宁南侯所言,实无其事,休信道听途说!马阁老系偕诸臣往视,而非独视。至于方拱干系自行召认,亦何尝闻以感喟获咎!”

左良玉见状面色大变,再也不敢逗留原地,在残剩亲卫的保护下,回身上了马,扭头就跑。

朱大典也对着左良玉遥遥一拱手,乐得和他耗时候。

等左良玉狼狈万分的逃回了中军阵地后,心下非常愤怒,因而拔出腰刀,悍然命令攻城……

对于亲征雄师可否打败左良玉的叛军,现在的南京留守官员们几近不抱多少但愿。

左良玉道:“太子一案,世人喧传蓟国公(吴三桂)送太子于史阁部,阁部又转送兴善寺。皇上遣韩、卢二老公前去识认,见即叩首,而马士英往视独觉得伪。又有人说旧东宫讲僚方拱干出感喟声,便获咎下狱……”言罢放声大哭。

万里晴空,刺眼的阳光晖映在长江上,反射着夺目标光芒,朱由桦顶盔贯甲,一身戎装,在张堂功,韩诚等大将的陪护下,站在御船的船面上,与云集在船埠上的百官挥手道别。

出征前特地在南京大校场停止了昌大的阅兵典礼,只见朱由桦身穿戎装,骑着战马,在御营亲军的保护下检阅雄师,禁军们见到天子亲身督战,顿时士气大振,“万岁”之声连缀不断,此起彼伏。

不久后,左军阵中又奔出了十来骑,向东城而来,堪堪到了一箭以外后下得马来。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