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明首相》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二百零四章[第1页/共3页]

“一个陕西巡抚、一个延绥巡抚,他们与殷正茂比,罪大?他们都罢免或降调,殷正茂安然无恙?”李春芳一变态态,瞪着眼诘责道。

“新郑,不能如此处罚!”李春芳壮着胆说,“欺君之罪已然情实,莫非他把韦银豹拿获了,就即是欺君之事没有产生过?”

话音未落,却见文书房散本寺人仓促来到中堂,径直走到李春芳身边,将一份文牍递给他:“李阁老,这是皇上命小奴送来的。”

“不能容人?”高拱瞪眼道,“不错!委靡不思抖擞者,朝廷是不能容之!不唯不怕群情,还要广为传播,让宦海都晓得朝廷的这个意义!”说着,他又拿起一份文牍,“这里就有三例:南京户科给事中张焕、御史李绍先各奏称,通政使司右参议宋训贪淫不检;延绥巡抚何东序治事乏才、遇事推委,乞行罢斥;陕西巡抚李一元,才力疏庸,偶然理事,导致府县屡有殃民事产生,宜量行降用。吏部上了《覆南京科道参官疏》,将何东序勒致仕;李一元降调闲散衙门;宋训先令回籍,科道所劾情事,行各该巡按御史作速勘明,具奏决计。”他放下文牍,大声道,“非大刀阔斧整饬吏治不成!这三人倶为高官,正可拿来做典范!今兵部尚书郭乾又可作一例!”

“喔?玄翁的意义是,殷正茂欺君之事,不了了之?”殷世儋骇怪地问。

李春芳紧咬嘴唇,一脸无法,低头不语。

“玄翁破格拔擢的干才,焉能出错?”殷世儋阴阳怪气地说。

张居正阅毕,满脸肝火,模糊替殷正茂担忧;殷世儋看罢,倒是幸灾乐祸的一笑。

“不错,恰是杨博!”高拱道,“这位仁兄在隆庆元年带头以公文上疏,要求皇上罢斥高某。但不能以私怨而妨国事。况高某早就宣示忘怨布公乎?高某已三辞吏部事,皇上坚不允请,杨博当以吏部尚书原官起用,幸亏他才猷明远,戎务畅谙,若用之专理兵政,必定事至能应,调剂不差,正可副安攘之托。待皇上允高某辞部务,再请杨博回任吏部尚书。”

“新郑,我还坐在左边的位子上,此次我不能再让步,殷正茂务必定罪!”李春芳嘴唇颤抖着说。

几天前,户科给事中曹大埜上本,论劾兵部尚书郭乾,疏言:“郭乾谬应中枢,有负任使。北虏封贡事,廷臣集议,阴持两端,竟无可否。及纶音再下,犹漫为题覆。庸暗欺漫,无大臣体,当罢斥。”郭乾上疏引咎求去,高拱拟:“准致仕,赐驰驿。”李春芳拿着这个票拟,颇是难堪,方提出了质疑。固然被高拱生硬地顶了返来,李春芳仍不甘心,以商讨的腔调说:“新郑,能不能再缓缓?免除本兵,此事体大,朝野会以为内阁不能容人。”

“这个殷正茂,如何搞的!”张居正责怪说。

“喔?甚事?”李春芳忙展开来看,不觉一惊,“喔呀,这这……”他忙问寺人道,“皇上有旨吗?”

“皇上御览,沉默不语,只说即送内阁。”散本寺人道。

高拱只顾看文牍,阅罢,火冒三丈地说:“这个殷正茂,堂堂督抚大员,做事如此不慎!”

“高新郑就是内阁,内阁就是高新郑!吏部就是高新郑,高新郑就是吏部,高新郑焉能采纳高新郑?如此罢了!”殷世儋嘲弄道。

“杨、杨博?”张居正一惊,情不自禁地出了声,望着高拱,又转脸看看李春芳、殷世儋,两人也暴露骇怪的神情。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