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赵乐联姻[第1页/共3页]
赵无恤又瞥了一眼赵鞅案上的规格,还好,五鼎五簋,便宜老爹还没猖獗到在鼎簋上也公开僭越,给其他五卿树靶子。
就在这时,伴着风雅的乐章,殿内统统人一同举起酒樽:“为主公贺!”
“房屋要崩塌时,里边的老鼠还晓得出亡,何况是我呢,子卿本来一早就要走了,却碰到了白日那场不测,这才留到了现在。”
赵无恤有些吃惊,便宜老爹不至于算个命也要杀人灭口吧,“先生想多了吧,何至于此?”
姑布子卿遗憾的叹了口气:“可惜,老聃在王子朝之乱后就不知所踪。有传闻说他在武关留下了洋洋洒洒五千言,便持续骑着青牛,往秦国以西去了。啧啧,其學以自隐知名为务,贤载大隐,可惜子卿晚生了几年,不能抱竹卷跟随其牛后。我此行想去武关,借阅传抄那五千言,或许就能有所贯穿,管窥上善若水,天人之道。”
“但是姑布子卿和乐伯说了甚么?”
“子卿长于周易,算出乐伯此次晋国之即将遭受不测,恐怕一年半载没法脱身。这事我对他说过,但乐伯也表示无可何如,运气不在他手中,回避只会给宋国和宗族惹来费事。以是子卿只能做个不忠之臣,独善其身了,更何况,我如果再不走,赵氏的死士恐怕就要来找我交心喽,轻则囚禁毕生,重则一杯毒酒,抛尸于荒山野岭。”
赵鞅见大事敲定,抚着美须浅笑着道:“乐伯但说无妨,是聘礼多少?还是相中了我的哪个儿子?”
他仰天笑道:“哈哈哈,小君子觉得,那介子推在晋文公繁华后,为何要遁藏于山林,重耳又何必借着报恩的由头非要把他烧死?野中有两句俗话,跨过了河道,桥梁就会被拆掉;越是有效处的梓材,就越是会被砍伐。多说无益,子卿小与君子再见之时,你恐怕已经是真将军了!”
87_87010过了一会,歌舞止了,乐声一变,由清爽的《小雅》变成持重庄严的《风雅》:“既醉以酒,尔肴既将。君子万年,介尔昭明!”
赵无恤听得耳熟,这不就是写了品德经的老子么。
美酒已喝醉,好菜如此甘旨,愿君上长命千万岁,永葆贤明聪明!
赵鞅明天非常欢畅,一欢畅,就饮了很多酒浆,在和乐祁一同去换衣时,他已经是神采发红,酒意正酣。借着醉意,他干脆拉着乐祁在廊下交心而谈,把白日里想的,赵乐两家结姻亲之事说了出来。
礼乐和封建权力并没有全然崩坏,而是下移了,从天子到诸侯,再从诸侯到卿大夫。鲁国三桓那些窝囊废,乃至一滑到底,权益落到了家中陪臣手里。那出身卑贱的季孙氏之臣阳虎,就明目张胆地号称鲁国在朝,阳虎以后,又被出身可疑的孔丘把持了几年。
之前阿谁狼狈搞笑的路盲相士,现在却开启了智能形式,一副看破了沧桑人事的模样。
“先生何未几留几日,乐大司城不也没走么?”
“子卿再次谢太小君子拯救之恩,就此别过,不知何日还能相会。”
公族落,士人起,就是这个期间的写照。
何况,这玩意它真的不好喝啊!没有过滤充分,入口后总有一股子怪味。
婚事就这么由两位家主口头敲定了,比及两边的孩子行冠及笄后,另有走过场的媒人之言,以及纳采亲迎一系列的礼节要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