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穿到古代当名士》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270|第 270 章[第1页/共3页]

他将书稿搁回宋时手中,起家拱手:“并非我不晓得宋舅兄繁忙,但你与桓舅兄情意相通,见一知十,唯你能从他的文章中推知六合物象启事,并能教军民百姓应用之道。”

周王想着司马长史和他说过的印刷进度,有些遗憾地答道:“那本书是用石版印法,比刻蜡版还快,传闻一天便能刻出数十页。唯此中还夹着舅兄画一些地形阵势、本地人物、禽鸟走兽图,刻印图版还要花些工夫,总得再花个十几天。”

她看动手头薄薄的稿子, 轻叹一声,叮咛内侍:“早晨请殿下来我殿顶用膳,转告殿下, 我这里得了一份兄长在边关写的手稿, 另有宋三哥做的注释。”

他的文章顶着桓凌的名字印制成书,桓凌的文章却要顶着他的名字进质料库、上报纸,这境遇也是相称奇妙了。

等这部书印出来,就送回京里给父皇看看,也给恕儿寄一套,或许他们寻敌索战时也能用上。

桓王妃体贴肠说:“王爷必有公事要同宋三哥商讨,尽管去便了。我与阿王和侍女们看看文章便可消磨光阴。”

这又是他在福建代理过数年民政,见多识广的好处了。

天子微微一笑,想起远在关外的次子,回眸问御前寺人:“周王送来的人可曾说过这书给了齐王没有?”

畴前他们只知己不知彼,今后出战,终究能够知己知彼了。

他冲动起来,把周王摆稳妥了,本身反过来施了一礼:“该是我谢殿下的爱重才是。我那本书便拜托殿下送至御前了。至于殿下成心教浅显百姓也能晓得边外草原之事,那倒更轻易――桓师兄也会写那等如白诗般朗朗上口、浅显易懂的文章。转头我清算一下他寄来的稿子,在报上刊出些讲草原趣事的小品便是。”

直到这回顺义王归降,朝廷对鞑靼大汗等的体味才更深切一些。而桓凌的《北行录》中记下了些顺义王也未曾提过的部族来源、族谱、族中擅战之士,另有很多畴昔的战事和他们与郑人交兵中获得的经历总结,风俗用的战法……

他本来就想随便把小师兄的稿子集一集,做本蒙古纪行,能搭上宫廷线,被保藏进中秘库,这书今后可就短长了!

桓凌岂止是会写浅显文章,他寄来的这一箱都是口语文,能够直接上报。

他抚着册页,对桓元娘柔声报歉:“今晚不能陪你安息了,我有些事要问宋兄。”

只这宋时两个字登在报上,汉中经济报的销量就猛增了数倍。各地书商也都看出商机,不但大肆采购汉中经济报,自办的报纸上也都斥地了一个宋三元专栏,专门转载他的文章。

周王以皇子之尊,连襟之亲,亲身施礼拜托,宋时如何能推让?他扶住周王的胳膊,稍一用力就把他的小身板儿托了起来,温声道:“怎敢当殿下大礼?这本就是我分内的事,能得殿下支撑,将桓佥宪在草原上辛苦写就的文章呈进御前,是我们二人的幸运。”

凡桓凌写到的东西,他都能说明其启事、背后所储藏的天道,于人的用处、伤害与躲避之法,今后国人往大边外去都可用到。

齐王自客岁出边,经历了两次大胜,解了无数虏囚回朝,至今还没再入边。这些文章中写的处所和部族虽与他这位二弟不重合,但文中偶尔提到各部族的谱系干系,北征雄师可操纵这些部族间的冲突或亲缘,或挞伐或招安……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